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其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兴衰。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道德素养等,并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强 《企业导报》2012,(20):207-208
雷锋是新中国的道德标兵,雷锋精神的时代变化则反映了新中国道德体系不断演进的事实。改革开放之前的泛政治化,改革开放之后的去政治化,都证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让人颇为担忧的是,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今天,雷锋精神逐渐从人们崇拜、仿效的模范变成一个单纯的道德符号,青年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明日社会之主角)如何在他们当中发扬雷锋精神,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当前大学教育必须认真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使得一些学生对网络道德与法律的错误认知,网络法律知识的匮乏,个人自律能力的欠缺等原因,引发了一些网络不良和违法行为.本文主要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加大网络法制宣传与教育力度、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绍凤 《价值工程》2011,30(7):279-280
在学术界,很多学者对大学生的道德观的现状都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论是: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非道德现象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研究大学生非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尤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的和谐建构应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力量,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性别角色、道德法制意识、个人意志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多方位的教育和培养,突出"四个和谐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互联网产生之日起,道德问题就充斥着整个虚拟世界。作为运用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的网络德育问题逐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阻力。如何引导大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大学生都是资深博客,是新媒体微博的主要分享者、参与者和影响者。本文研究了新媒体微博的自由与道德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微博道德观教育的依据,以及构建大学生微博道德意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霍耐特以实现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为目标,通过自信、自尊、自重三种实践的自我关系,建构了爱、权利、社会重视三种承认形式的道德观。高校德育中也需要这三种承认形式,才能使大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重的实践品质,最终实现其德行的自主建构和人格的完整发展。大学生承认道德观的建构不仅有助于他们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共同追求伦理目标,尊重并承认其他成员的价值,而且对于发展出自身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能力品质,肯定和实现自身独特的社会价值具有积极意义,这正是高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双百’奋斗目标,当代青年将全过程参与”。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高素质群体,将成为实现“双百”奋斗目标重要力量,因此其道德人格状况不仅决定着个人发展,更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然而,受拜金主义思潮冲击,大学生在道德人格塑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均衡、多层次等特点,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和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拜金主义思潮本质及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危害,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道德人格,抵制拜金主义思潮侵蚀,已成为现阶段高校育人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身上镌刻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辅导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迎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提出重视高职院校的舆论演染,营造积极的网络德育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等实践路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形势,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对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大学生网络道德迷失的表现以及在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荣辱观反映了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也是基本的道德观。加强高校荣辱观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上,而要着眼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大范畴,必须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培养社会道德中坚;必须加强教师队伍荣辱观教育,打造社会道德模范;必须建立高校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社会道德阵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培养其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大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朱可可 《活力》2006,(5):204-206
大学生的道德心理不仅是学校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实践的产物。而且是社会道德关系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反映。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明确道德心理培育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措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造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树立新原则,采取新方法,建设新机制,形成新氛围,从而提高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兴的网络和网络生活,不仅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持有的各种观点和看法,并分析其网络观给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分析网络观产生的原因,探求新的环境下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进而指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女性道德观是以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为主的不平等的道德观。"三从四德"的精神实质是女子对男子的绝对服从。产生这种使女子屈从的道德要求的道德观的经济根源是自然经济,其社会根源是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们道德滑坡的现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的领跑者与建设主力军,其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对其自身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经过分析当今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大学生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