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鹏辉 《经济师》2023,(2):33-34
在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对消费异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随着数字科技、智能科技的极大发展,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前所未有地得到丰富,而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消费异化现象,这就会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文章从大学生个人、家庭以及高校三个层面寻找扬弃大学生消费异化的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角度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深刻批评,在丰富“异化消费”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根源和巨大危害,提出了具体建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批判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实质,警惕和克服中国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3.
斯威齐、吉尔曼、巴兰、佩洛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美国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早期关于崩溃问题的争论转换为关于资本主义长期停滞趋势的讨论。以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不断提高为前提,从消费和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出发。分析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停滞和扩张的交替,在超过必需的消费中揭示垄断资本的出路。这一理论流派对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的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闻天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论述了我国革命各个时期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独创见解,在很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理论财富,特别是他在建国前讲的我国新民主主义建设中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都应该加以发展的论点,社会主义经济要开放市场,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建立有领导有调节的市场和价格的论点,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众所周知,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对帝国主义作了最全面,最系统和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用新的原理和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这一光辉著作,是在1916年春天写成、1917年4月发表的。迄今六十多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6.
论刘少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理论为党和新 中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工人生活的改善、以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创性的见解,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宝库,也给我们今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顺 《当代经济研究》2024,(3):18-27+12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批判,是其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病理”入口。这一批判具有鲜明靶向,使他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二重性,即把资本矛盾传导至全球和在驱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加速社会革命。批判的价值和意义,始于经济问题但不止于经济领域、始于批判但决非停留在批判,而是站在人类解放和制度进阶视野上,“由此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源矛盾及演进趋势。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受资本逻辑操弄的虚假自由贸易大行其道。这不仅侵蚀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韧性,而且隐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样态、折射资本主义制度新困境、透射资本主义演进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白求恩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这是其事业观、唯实观、价值观和科技观等基本观点的具体体现。 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他从医学实践中看到:“富人可以照顾自己,谁来照顾穷人呢?”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最出不起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传统意识形态。然而,在已逝的20世纪,作为资本主义基础理论的自由主义自身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是两次不同类型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本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本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热头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胡代光 《经济学家》2006,(4):118-1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的统治地位确立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对于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经有过详尽而深刻的分析。在此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重要时期。为缓解与目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冲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种种新变化,急需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全面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如何学会长时期与资本主义相处?如何融入到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代世界体系之中,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学〉-7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先进经验促进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要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以往的研究要么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众多方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着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破产与半破产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破产与半破产原因浅析郑大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政府连年进行反革命内战而加重了财政搜刮,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控制国民经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一场深刻的农村危机,这一切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相似文献   

13.
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强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来克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资矛盾逐渐凸显而且无法回避,因而利用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指导,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资矛盾,对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建平 《时代经贸》2007,5(1X):24-24,26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管理运动规律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目的和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我们把资本积累引起相对过剩人口,看作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失业的唯一解释,事实上,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中,有着对失业的更丰富的论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形成失业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的专制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失衡;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可能成为解决失业的一种途径,这三个方面表明马克思对于失业有着一般和特殊两种理解,这证明失业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特性,不仅资本主义存在失业,社会主义也会发生失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质都曾作过深刻地论述。马克思指出:“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占有制,是这种仅仅作为独立的个体劳动的必然结果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以社会进步的名义粉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质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一荒谬的平等观给予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并指出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对平等的威胁,更成为自由的桎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而贫穷和失业作为资本逻辑的副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难以根除。基于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不仅追求机会平等,也极力纠正物质不平等。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平等蓝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论乌托邦。  相似文献   

18.
当代资本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资本主义。二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象,探究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原因,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历史趋势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1960年2月起,美国又开始了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继1957—1958年那次危机之后的美国战后第四次经济危机。这次美国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新阶段中发生的。它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新阶段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正因为这次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新阶段中发生的,它也就更加严重、更加深刻,并具有某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次深刻的国际金融危机早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着。虽然美国和英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企图逃避这次危机,但是,危机仍然按照客观的固有进程在不断地加剧,并且目前已经逼近了爆发的边沿。一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