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0,(10):28-31
9月1日至2日,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指出,谋划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统筹把握强省和富民的关系,把“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而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将如何加快改革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2.
胡宏  李小波  付敏  胡静  黄琳 《中国西部》2012,(19):18-19
2012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被定位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必将对周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沿海产业正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正在迈向加速爬坡阶段,产业结构正在飞速转化升级,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方式迅速转型提升,"西部经济高地"正在凸现。随着三大干亿(汽车、IT、化工)产业的崛起成型,伴随的物流需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为此,四川应当在其指引下,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基础性战略,是四川跨越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是事关四川百年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相似文献   

5.
“将四川打造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关键在构建三个中心——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成都,首当其冲地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胡静 《中国西部》2012,(1):60-61
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战略机遇,面对新一轮文化发展竞争态势,四川省的目标是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努力走在文化改革发展前列。——郑晓幸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就是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探索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历史的刻度划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这十年,不仅定格于历史,更奠基于未来。这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西部各项经济工作及建设项目在困难中不断向前推进。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各省区市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携手同心、超常努力,化危为机、克难而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使西部保  相似文献   

9.
2000年,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着眼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目标,实施了激发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下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深入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2,(19):18-31
2012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被定位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必将对周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沿海产业正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正在迈向加速爬坡阶段,产业结构正在飞速转化升级,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方式迅速转型提升,“西部经济高地”正在凸现。随着三大干亿(汽车、IT、化工)产业的崛起成型,伴随的物流需求迫切,西部经济高地的配套物流需求重大,拥有物流优势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基础条件。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处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的结合部的川南经济区面临服务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1.
胡宏  郑昊 《中国西部》2012,(16):19-21,18
泸州将进一步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打造"干亿白酒产业",加快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努力为四川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通过建构"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构想,整合五粮液、泸州老窖和郎酒等知名酒企,打造世界顶级白酒生产基地,整合川酒、黔酒等中国优势白酒资源,为四川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周维 《新疆财经》2001,(1):59-60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构想.这是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大开发需要有大投入,从目前的情况看,资金的短缺和流失,资本形成困难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探索适合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田源 《西部大开发》2009,(7):104-105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将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2,(19):20-21
"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审时度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于推动四川省内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形成新的增长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作经济》2014,(8):139-139
四川,中国西部门户,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省供销合作社一直以来都把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拓展供销合作社新领域、新业务,从而提升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业务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至今已上升为国家级顶层战略。由于地理区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落后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短板,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十分巨大。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下,促进落后地区改革开放,推动建立落后地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在于,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宏观经济基础优势、比较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而为实现西部地区战略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可从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相结合、明确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思路及构建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佳宁  罗重谱 《改革》2012,(6):5-17
比较西部12省(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具体操作性方略的共性和差异性,可以发现:西部省(区、市)经济发展战略须与中央经济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契合当地总体发展战略的方向和思路、因应内外发展环境、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涵盖"三化"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基础配套政策、生态环保政策和特殊政策。在制定西部经济发展战略时,要用好用活用足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吸收其他省(区、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举措;促进省际联动;着力弥补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成立多方组成的智库,使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更趋科学化;加强宣传,注重舆论引导;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搞好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周火  肖成池 《特区经济》2006,211(8):262-263
作为西部经济新的主要增长点—民营经济,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西部民营经济同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如何使西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差异,本文在充分认识西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些促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2,(28):22-23
2012年是我国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开发的最大窗口和重要平台——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具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国家级博览会,其投资促进成果近年连续居全国同类展会之首,贸易成果仅次于广交会。2012年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紧紧抓住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秉承"共办、共享、共赢"办会理念,更加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更加强化区域交流合作,更加重视扩展投资经贸成果,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