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陕甘宁革命老区定位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初步建成,农产品加工业、红色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作出无数牺牲奉献,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始终牵动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心。习总书记春节前在陕西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今天的陕甘宁,贫困情况到底如何?离全面小康还差多远?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希望能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陕甘宁。陕甘宁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对外开放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诸多因素导致的贫穷落后成为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经济联系密切,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有深厚广阔的融合基础。如何推进陕甘宁大融合?如何深入推动陕甘宁8个城市组团的合作交流?融合中,如何实现共赢?我们要用国家的甚至世界的眼光谋划陕甘宁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共和国的创建史中,陕甘宁边区是最重要的一页。我们党从瑞金红色根据地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战略转移,在陕甘宁再次扎下根来,经历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东渡黄河,进京赶考,开创了建国大业。对陕甘宁的历史贡献,评价多么高都不过分。陕甘宁的这种历史地位,不是偶然得来的,除了这里的人民群众坚定地跟党走、艰苦奋斗、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从地缘上讲,这里是催生中华文明黄土地  相似文献   

5.
6.
今年,有两条消息让山东聊城很羡慕。一条消息是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另一条消息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聊城老促会的同志认为,今后聊城向上级争取扶持革命老区的政策时,不能再单打独斗,要以“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名义,集体申请享受国家对革命老区的相关支持政策。据悉,聊城市老促会已分别与附近的河南濮阳、河北邯郸两市的老促会进行了积极沟通,就联手向国家争取革命老区支持政策事宜,达成初步意向。  相似文献   

7.
获知由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庆阳市、白银市、平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固原市三省(区)七市发起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的消息后,我十分欣慰和高兴,这是老区人民奋发有为、谋求发展的大手笔。我代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对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的成功启动,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大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现在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特别是要看贫困的老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陕甘宁老区扶贫应该怎么办?纵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扶贫历程,会有偶然的巧合。2014年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20周年。"八七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而陕甘宁老区则解决1908万人。如果从2014年算起,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到2020年,同样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而陕甘宁老区则解决1232万人。所不同的是,起点更高,目标更大。"八七计划"的目标是单一解决温饱,而这一次是"两不愁、三保障",是个多维的目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范小建在撰文中说到,如果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到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的情况:有利条件:一是起步时减贫的速度快。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而"八七计划"起步时,年减贫只有  相似文献   

9.
张伦 《西部大开发》2013,(7):115-116
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要将陕甘宁区域经济发展放在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中去考虑,让陕甘宁成为西部大开发代表作。第一层次陕甘宁经济区—3省区这个层次重点发展两项:1.打造国内扶贫示范、国际扶贫典范改革开放以来,陕甘宁经济区富了煤老板、油老板。农民仍然贫穷。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陕甘宁经济区农村培育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两党组织先后领导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川陕、鄂豫陕以及由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统一而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北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12.
今年3月,《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获准的专门为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规划。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十二五期间,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首先是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其次是解决贫困地区加快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13,(7):1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为实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提升市县区级政府的公共决策水平已到刻不容缓之际。这一方面有赖于政府机构的改革、官员认知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学会从政府力量以外的地方寻找利于决策的信息、观点和方案。因而,民间智库理应得到决策者们的更多重视,让来自民间的思路、智慧更多汇聚到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去。  相似文献   

14.
3月18日,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第四次联席会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闻发布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宣读了《国务院关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为老区“量身定做”的区域性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5.
机遇是长了翅膀的天使。历史再次选择了陕甘宁,陕甘宁也一定能把握好机遇,迎接新挑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在贺词中写:陕甘宁已经迎来了新机遇,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召开,能够搭建交流平台,聚集多方智慧,共谋振兴大计,为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目的地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GIS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密度低,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特征;红色旅游流网络凝聚特征显著,地域集中性强,跨区域合作有待强化;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关键节点功能地位突出,网络极化效应显著;核心节点对周边节点存在“虹吸效应”。研究进一步从构建多极化红色旅游流网络体系、推动红色旅游与相关业态协调发展和创新融合等方面就推动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柱,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社会和人心的稳定。陕甘宁时期,为改变边区落后的经济状况,满足生存与抗战的物质之需,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商业,边区的市场发展也逐渐繁荣兴盛。回溯这一时期,尤其是在与苏区时期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市场的衰兴往往与政治理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2013,(7):124
金融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血脉。1937年10月1日,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为支持革命战争,建设边区和巩固战略总后方作出了重大贡献。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我们要弘扬战争年代重视发展金融业的优良传统,把《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要求落在实处,努力改变陕甘宁边区金融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为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将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之一。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富集,尤其是红色旅游独具特色。近年来,老区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破解发展难点,形成强大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张伦:李院长,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您认为最大的特色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第四次联席会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闻发布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宣读了《国务院关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为老区"量身定做"的区域性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