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卓君 《中国经贸》2014,(11):32-32
2008年发源于华尔街对世界影响深刻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至全球,后催生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然而德国却在这场席卷全欧的债务危机中一枝独秀,的确引人深思。究其原因,这和德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欧债形成的原因,德国特殊的金融制度、经济、政治等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论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史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这场危机可能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它也因此引起了各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正在进行一场深入的“金融革命”。这场“金融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上述亚洲国家(地区)企业,银行金融灵活性的提高,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他们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加大。 一 当今正在发生的这场“金融革命”是8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地区,下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伴生物。这场“金融革命”,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相似文献   

4.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中国经贸》2008,(17):67-69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吏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这场危机可能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它也因此引起了各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反思.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表现与美国在全球所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背道而驰,这对美国政府的信誉构成了严重打击.次贷危机也将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格局构成冲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中不可能全身而退.且看本文对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香港经济处于"一俊遮百丑"的状态.昔日的四大支柱产业,而今真正能称得上的只剩下一个金融.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金融业难免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爆发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危机引发了关于未来全球经济与制度安排的必要讨论.建立在经济增长趋势研判和单纯经济数字基础上的投资模式忽视了事情的另一面:经济并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全部.金融危机表明,人类社会还存在道德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这场危机的解决方法也不应限于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9.
《开放潮》1998,(4)
去年7月以来,亚洲爆发了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波,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韩国等国家在保持了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始料不及地发生了国际支付困难,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机构倒闭,企业破产和股市下跌等,这场危机还涉及日本、香港,我国内地经济和金融的诸多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这场危机对我省的经济究竟有多大冲击力?有关部门一直在关注和分析中。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场以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和提高开放程度为宗旨的金融变革相继在亚洲国家发生。这场变革,使亚洲的金融业空前繁荣,竞争更趋激烈,并且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迹象表明,这场金融变革实际上刚刚拉开帷幕,它不仅会在整个90年代取得长足的进展,而且将可能延续到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也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非常完善,而恰恰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投资银行少、金融衍生品少、效率低下、不够先进和发达等一系列问题,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应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磊 《辽宁经济》2009,(2):14-15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深刻影响到实体经济。这场危机,一方面是金融衍生品价值严重脱离实体基础资产价值所引致,另一方面与全球生产、贸易、金融部门长期以来的失衡紧密相关。经济的开放性与一国国内经济失衡相结合使得这场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染。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危机的滞后效应仍将持续显现。  相似文献   

13.
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的深度和广度超出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预料,预计未来的两年将是这场金融海啸对浦东经济造成直接影响的关键时期。风险评估要充分,应对举措要到位,抓住机遇求发展成为浦东当下所要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09,(9):70-70
在德国人看来,保持稳定是显而易见的事。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德国遭受了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企业首当其冲。在这场经济寒冬里,尽管我国有些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有些昔日的企业之花在寒风中黯然凋谢,但是,更多的中国企业却把这场百年未遇的经济寒潮当成锻炼自身、寻求发展的难得机遇,运用智慧,冷静应对,在逆境中奋起。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经过短期的演变,已经蜕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令世界金融业和全球经济环境深受重创,而且至今仍未见底.虽然世界各国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这场灾难,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经济萧条的厄运.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比例已经达到一个很大的规模,如今的中国在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已不可能像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7.
始于1997年7月的东亚金融风波至今尚未平息,特别是部分东南亚国家还陷于危机深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现的今天,可以断定,这场金融风波的影响面必然是广泛性的、全球性的,并不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或有的在垂死挣扎、有的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的状况。从目前来看,几乎波及全球的这场金融动荡已经显现其以下一些带共性的特点:──始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外汇市场汇率超常波动,继而暴发了区域性的货币危机;──伴随着东亚危机的发展,继而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全面震荡;──表象的金融风波随即带出了一些危机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深…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爆发以来,华尔街带来的这场金融风波引起了世界金融动荡不安,也让世界经济走向极度低迷。本文介绍了美国纽约大学罗比尼(Nouriel Roubi旧教授早前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预测和分析以及美国政府针对当前危急的金融形势以及极度萧条的国内经济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合理规避风险,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时候,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具有3大主要特征:一是危机的释放更趋于全球化和金融化;二是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情况正逐步开始显现;三是各国政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这对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十分重要.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经济转型和拉动消费方面显示出更明确的政策导向,并通过出台具体措施,确保我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元投入与扩大内需、促经济增长的10项战略尽快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20.
亚洲债券市场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亚洲爆发了举世瞩目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以沉重打击,而且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被称为"全球化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在区域多边框架下,构建包括亚洲债券市场在内的亚洲金融市场,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和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既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