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这是古今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港口经济"现象.同样,考察国内外大型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也无不同港口经济的作用紧密相关.从发达国家来看,一国的经济都是以城市群经济圈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王侃 《港口经济》2015,(3):55-57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东连庄河,南接大连,西临渤海辽东湾,北靠东北腹地。陆域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营口市因港而兴,是一座有着150年历史的沿海港口城市。一、"营口"港的由来1858年6月25日,英、法、美、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位于辽河支流太子河下游的古牛庄港被列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后经调查发现牛庄一带河道淤塞,大型海船难以上溯,牛庄港口的通航条件不如"没沟营"优越。故以"牛庄距离入海口甚远,大船停泊不便"为由,将"没沟营"称为"牛庄没沟营港口"并开辟为通商口岸。  相似文献   

3.
王斌 《港口经济》2014,(2):31-32
正港口和城市是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极为重要的集聚点,两者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港口对城市发展发挥着先导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为港口提供了基础设施与腹地。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主线,它贯穿于港口城市发展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港城关系是历史的范畴,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内容与特点。一、港城关系演变过程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城依港生,城以港兴,港城共荣",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纵观世界港口与港口城市,从港城联系角度来看,存在着阶段性的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城依港生: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港口作为贸易天然的换装枢纽,港口的形成和繁荣带动了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一、“以港兴市”是众多港口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密切关联。“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随着对港口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乘数效应的认识逐步深刻,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在港口实施属地化管理后,更加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纷纷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将港口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对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临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5.
港城关系机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它既揭示了港城关系的变迁过程,也揭示了港城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即港口的发展将促进依托港口的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又促进着依赖城市  相似文献   

6.
正凌晨4点,整座城市还在寂静中沉睡,宁波空港口岸通关中心早已沸腾。无数个快件在流水线上翻涌的场景常常让值班人员联想到大海和波涛。"波涛"是一座城市繁华程度的注脚。负责这片"海域"的是宁波机场海关快件"零滞港"小组。小组成立于2017年,现有成员8名,平均年龄28岁,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成员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要让快件的"浪流"以最快的速度安全通过"闸门"送达收件人,因此,每一天都是一场倒计时的赛跑。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港口经济及港市一体化对策研讨会于1996年3月28日在金龙饭店召开。"宁波市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对策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刘福垣副市长,副组长储嘉康、王才楠,市体改委副主任杨齐,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利幸,以及征文作者、有关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港口经济及港市一体化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认为,深入研究港口经济、港市一体化的对策,对促进宁波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示港口城市"宏伟目标关系至关重要。其核心是进一步探索港口、产业和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要通过对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港口、产业和城市发展和互动轨迹的历史回顾,通过国内外港口城市的比较研究,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港口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以及产业结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来探索港口与城市、港口与产业、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内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厦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这是厦门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城市形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的综合。可以说,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以港立市”战略的延续与升华,使“以港立市”战略有了崭新的内容。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港口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1995年厦门市确立了“以港立市”战略,提出到2010年把厦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几年来,厦门港口运输发展迅速(如表1),并呈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表1厦门实施以港立市战略以来的港口…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卫生港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通航港口安全及卫生控制能力的一种国际认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城市,宁波于2008年在大榭港区启动创建国际卫生港,2016年11月成为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今年7月份,宁波大榭港区成功通过国际卫生港国内复核测评,为五年一轮的国际卫生港复核开了好头,这将进一步推动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对接国家战略,提升港口安全保障能力和综合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港城一体化战略提出的经济学根据据交通部的资料,我国有港口1467个,其中海港165个。近年来,沿海港口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如大连港、天津港各宣布投资280亿元,许多地方提出了“以港兴城,以城促港”和“港城一体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但有各地经济腾飞的实证经验做依据,而且在理论上符合内在的逻辑。1.港口与城市的互补共生关系。港口与城市的良性关系,概括地说就是: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港口对城市的贡献表现在3个方面:①港口作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机会、税收等直…  相似文献   

11.
陈定远 《港口经济》2009,(11):40-40
在广西贵港,流行这么一句话:“贵港贵港,贵在有港,富贵靠港。”贵港地处广西东南西江黄金水道的中游,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城市的名字,充分体现了“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理念。贵港依靠港口来促进发展,1996年以来,贵港市紧紧地抓住了“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的洛杉矾,一个城市中却有两个港口:洛杉机港和长滩港。它们毗邻而又相互独立和竞争。两个港口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集装箱港,2000年全球港口集装箱量持续上升,前四大港口由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等四港包办,400万TEU级港口则包含了洛杉矾、长滩、汉堡与安特卫普。但长滩港和洛杉矾  相似文献   

13.
正东方网记者王永娟、刘轶琳1月20日报道:文化,一座城市的"根"之所在,也是一座城市的"魂"之所系,是"此城"区别于"彼城"的内在根源。而一座城市的文化脉搏既涌动于一篇篇文章中,也蕴含在城市的一座座建筑里,更体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的"精气神"中。在本次两会上,就如何坚守海派文化的"根"与"魂",代表和委员们发表了许多灼见真知。  相似文献   

14.
金言 《天津经济》2004,(11):13-17
对于新形势下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做过精辟阐述。他指出:“港口和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强调“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水路运输服务网络化的发展,作为水路运输的重要节点,港口的功能和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港口城市作为港口发展的基础与依托,为港口的发展与功能拓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港口也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因此,"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港  相似文献   

16.
1989年,一座肩负着"服务能源基地"重要使命的城市在晋西北宣告设立。20年后,被誉为新兴工业城市和园林城市的朔州市已崛起在塞北大地。20年间,朔州市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初期着力解决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瓶颈问题,到当前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太多的变化镌刻在这座年轻城市的脸上,而唯一未曾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朔州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级经济圈相类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支撑点在港口。东营港扩建完成以后,其繁荣与兴衰关键在于货物吞吐量的多少。而货物吞吐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港口腹地范围的大小及其经济程度。有效拓展东营港腹地不仅关系到港口营运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事关黄河三角洲作为全省"一体两翼"战略中"北冀"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对东营港腹地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地的港口城市,就港城关系来看,有两种极端形态。一种以港为主,城市功能基本上是围绕着港口及港口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形成,如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另一种则反之,城市功能居主导地位,港口及港口经济居从属地位,如我国的天津、广州等。前者,称之为国际性现代化港口城市,后者称之为国际性现代化城市。一个港口城市能否成为国际性现代化港口城市,取决于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第一,港口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国际性港口按照轮船吨位系列,主要指以下三类:①国际贸易中转港。它是位于国际航线要冲上的主要为国际海运中转服务的专业港。如鹿特丹、神户、新加坡、名古  相似文献   

19.
现代港口的发展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海港"的概念,形成海(江河湖)港、陆港、空港等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型大港口"新概念。站在"十三五"规划期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在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和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决定了枢纽型大港口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的新空间,决定了"港城一体化"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第一基本特征。建设枢纽型大港口需要依托城市行政全域空间;需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需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建设高效枢纽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20.
刘青 《特区经济》2008,228(1):49-50
近年来,港口城市在地方经济发展策略上逐渐把目光转向港口。但是港口的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到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发挥港口在经济振兴中的作用?这些问题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急需解决。本文以湖州港为例,首先探讨港口与城市关系的理论,重点强调港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关键作用,接着阐述湖州港目前发展水平及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湖州港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