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仍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尽管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这一产业盲目发展。不少地方依然热情不减。把高耗能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记者在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等地采访时。一些专家及企业界人士表示:国家应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应对西部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势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军、内蒙古三维铁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三维、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负责人张东方、陕西省榆林市发改委副主任赵文伦等人建议:应当从严格制定并实行准入政策、提升高耗能产业整体水平、加快西部能源富集地区产业升级、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等方面入手。应对高耗能产业的“西移”。  相似文献   

2.
李禹昕 《魅力中国》2010,(26):65-65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并通过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煤炭产业的下游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说明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贵州I省煤炭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力产业已经基本完成厂网分开的产业重组,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不过,电力产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面对的改革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可从推进电力产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将电力产业的重组与改革紧密结合、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实现输电网络的互联互通等方面着手,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培育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WTO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为了应对WTO 中小企业一要缩身二要变性。他说: 所谓企业的缩身运动就是要做到三个集中: 1产业集中。企业的产业应做专做精,做出特色,如果在产业方面分布过广,就很可能是不专不精。对于高度分工的社会来说,每个企业的专而精,构成全社会的全而优。当然有条件的大企业必然走多元化的道路。 2环节集中。一个产品从头到尾有许多环节。几十个部件:一种做法是从头到尾任何一个环节都由我来做:另一种做法是我只做其中一两个环节,做那些我最具优势的环节。浙江…  相似文献   

5.
大视野     
国家计委:民营经济在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限进”情况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日前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民营投资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诸多“禁区”的体制根源在于过度垄断因素。根据《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目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投资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与体制差异,民营经济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这些产业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行业。包括基础工业中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此外还有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仓储业。基…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芬  蔡衍山 《亚太经济》2001,19(5):73-7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贸易现状和加入WTO后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提出了6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电力作为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在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从“微观—中观—域观”的逻辑出发,构建了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逻辑机制:电力自组织高质量协调发展机制、“电力—产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机制和“电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电力发展实际,从调优电力能源开发供应结构、优化电力跨季节调节配置、增强电力适配区际需求变化能力、强化电力助推产业集群打造、拓展电力信息化数据化应用、建立系统性配套化体制机制六个方面提出电力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电力自动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的支撑。江宁区政府为积极支持电力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明确规定把电力自动化产业作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支柱行业来抓。区政府专门出台了促进电力自动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确保有关政策的落实。同时.为使电力自动化产业长期协调发展.江宁区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和咨询论证.  相似文献   

9.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0.4%的土地面积,实现厦门市近30%的工业产值;集约化发展水平、环境综合指标、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均位于国家级高新区前列i在推动厦门特区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托宾模型分析了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40%左右的改进空间,且东、中、西地区的电力产业技术效率呈收敛趋势。相比而言,东部和西部地区电力产业技术效率高于中部。此外,工业比重、技术进步、开放程度等因素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经济规模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丽娟 《中国经贸》2012,(20):60-60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力市场营销面临的形势,然后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促进电力市场营销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集成电路(IC)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成电力的出现,给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创新力和融合力,已经渗透到人民生活、生产、以及国防安全的方方面面。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已成为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唐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危机的迫切需要,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和全球经济都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快速增量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14.
彭德 《老区建设》2009,(13):51-52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劳务经济的发展遭遇寒冬。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应对农民工回流潮,促进劳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呢?笔者认为,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电是现代能源系统的中心,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分别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单位供电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方面对广东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多角度剖析。在此基础上,研判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最后从优化电源结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力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电力产业集聚发展,统筹推进电力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广东电力行业降碳路径,助力广东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民营化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本文将以英国的电力公司民营化为例,具体地分析其过程并探讨完成民营化之后管理体制的特征。本文之所以选择英国的电力产业为研究题材有两个原因:(1)传统的认识当中,电力产业属于自然垄断事业,进行民营化有相当大的困难,但英国非...  相似文献   

17.
英国电力产业的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电力改革为世界各国电力产业重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英国的电力监管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电力产业私有化开始,政府电力主管的角色由以前的管制过渡到主导电力产业改革、反垄断的部门,再过渡到电力市场独立的监管者。在改革步骤、监管范围、监管方式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经历最严重的大停电5年后,金融危机使美国电力产业面临非同寻常的财务压力,推迟或取消各项扩大发电量的计划可能使全美电力供应面临涨价和未来电力不足的威胁。其实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被完全了解前,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就警告,电力网络的负荷与日俱增,将导致更严重的停电。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电力改革为世界各国电力产业重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英国的电力监管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电力产业私有化开始,政府电力主管的角色由以前的管制过渡到主导电力产业改革、反垄断的部门,再过渡到电力市场独立的监管者。在改革步骤、监管范围、监管方式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9,(1):42-4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园区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温家宝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克服眼前困难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这次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发展要实施一揽子计划,包括扩大内需的若干重大措施,涉及十个重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和科技长远规划的重大专项,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