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10,(7):161-162
评价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对于生态旅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共生理论,采用主观量化指标评价生态旅游共生系统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及共生进化的程度,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了一种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基于共生理论的西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艳平  李向农 《特区经济》2008,(10):217-218
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生态旅游共生系统结构,强调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确保系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进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系统共生进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袁俊  吴殿廷  肖敏 《乡镇经济》2008,24(2):74-7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文章首先讨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三个方面的矛盾;指出生态旅游是打开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困境的钥匙,并具体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经济发展和遗产保护双重作用的机制;最后,从生态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监测体系建设、社区共建及法制建设管理四个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构建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基本内涵、构成和发展意义,然后运用静态博弈理论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园内旅游企业之间共生的博弈行为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套式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共生网络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共生理论对东北三省的区域生态旅游合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体化竞合共生是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最理想模式.东北的旅游产业符合共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还需要在共生发展机制的推动下,才能实现有效的区域合作.旅游共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渐进和由低级模式向高级模式不断转化演进的过程,由此产生的相关机制,如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动力机制、多边融合机制等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金宝 《魅力中国》2014,(11):59-59
人类文明更迭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更迭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向是生态旅游农业,当前,政府宏观部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维护了生态平衡,还对我国旅游产业向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云南罗平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祝思华  张佳 《老区建设》2008,(10):36-39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将在全球兴起,那么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提出和内涵着手,分析了生态旅游业与传统大众旅游业的区别,根据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其发展的意义,并就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最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提高对生态旅游实质的认识: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学习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经验,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是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生态旅游等级主要是利用有关标准来区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质量和发展程度。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还比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作一个回顾、分析并总结问题,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指导生态旅游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深圳市为例,从深圳市旅游经济现状入手,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要求,分析深圳市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开发策略,在研究深圳市生态旅游相关问题的同时,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衣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33-136
我国生态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的问题日益增加。最为突出的是其发展实践与发展的理论目标背离,偏离、远离了生态旅游的设计预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目标背离的纠正依赖:加强开发管理,即加强规划、开发的制度设计,满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强现场管理,控制环境容量和游客非生态行为;设计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实施生态旅游产品标签认证;为社区居民增加参与机会,提高参与能力,提供更多的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晓童 《魅力中国》2011,(14):55-55
21世纪,世界的主旋律已经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发达国家表现出对生态旅游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旅游获得了政府财政资金与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态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这就要求我国政府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和投入,解决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蒸蒸日上,生态旅游业成为西藏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引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给该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对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提升生态旅游发展质量、增强旅游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总体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35-38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广泛,200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不合理的开发使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市场.我国缺乏相应的立法规制和立法衔接。因此,尽快形成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使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法可依,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作了总体思考,主要包括: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必要性、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整体框架以及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西部生态旅游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以策和建议,最后对我国的西部生态旅游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的新亮点: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从中获得启示: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创新构筑,农业生态旅游理念影响着生态农业村落的社区建设,农业生态旅游节事活动的策划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回收,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结合存在新的创收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在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基础上,以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为案例,结合社区现状,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社区参与实现途径、实践困境与必要性,研究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外来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构建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强调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对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新疆乌昌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新疆乌昌地区乡村生鑫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乌昌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都是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表现形式。然而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一、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旅游权属制度不明确我国生态旅游区构成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国土、林业、文化、水利、环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