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小企业面临"三荒两高"和企业家逃债潮背景下,民营经济需通过创新发展以实现稳健发展。为了充分研讨中国民营经济如何破除发展困境、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和(长三角)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台州分会等机构决定于2012年11月中旬在浙江省台州市联合主办"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论坛主题为"民营经济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长三角)浙江省民营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已经具备总部经济发展条件: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长三角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长三角城市体系日臻完善;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长三角产业分工和配套体系逐渐完善等.同时,总部经济能加快长三角产业转移,城市功能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长三角已初步形成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和空间价值链,长三角以七大产业构成带有城市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是总部经济空间价值链的重要栽体.  相似文献   

4.
茹建良 《经济师》2006,(8):265-266,268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就民营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力 《经济师》2007,(7):267-26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可以预期,民营经济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出现新的飞跃。对长三角民营经济而言,在经济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大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对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庆华 《当代经济》2004,(12):89-90
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要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解决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在民营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换句话说,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7.
业于勤  陈晓雪 《当代经济》2021,(11):108-113
就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而言,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总量的66%以上,其总量在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逐年提升.然而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其结构竞争力仍然存在提升的壁垒,阻碍了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影响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本文将通过构建企业结构竞争力动态模型,选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财政税收以及利润总额指标进行现实分析,得出影响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结构竞争力提升的三个方面的提升壁垒,并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民营企业提升结构竞争力应选择产业聚集、区域合作以及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许凡  唐五湘 《当代经济》2007,(23):96-98
本文回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