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登 《投资与合作》2014,(3):333-333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做为建设用地。必然牵扯到集体土地上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迅速增长,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地方的安定团结。是当前热点的社会问题。征地拆迁引发的利益矛盾很容易引起农民不满情绪,政府行为公信力也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刘成琼 《金卡工程》2010,14(9):225-226
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如屋拆迁引发的利益冲突已成当下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2003年南京翁彪事件、2004年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2009年上海潘蓉事件都是活生生的案例。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的利益冲突表现的非常激烈和明显,城市化加速伴随着利益冲突的加剧,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其实质是拆迁当事人各方利益的巨大冲突。研究城市房屋拆迁冲突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相关利益衡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来缓解拆迁矛盾,已经成为城市房屋拆迁法律理论不能小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关键是从法律上控制日益激烈化、表面化的利益冲突。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并不是从理想上消除所有社会矛盾,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和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因此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确立法律为整合利益的主要手段并发挥其它利益调节手段的作用,保持社会合理适度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
贺军 《中国外资》2010,(6):201-201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可以归纳为权益受侵害型和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型两类。在企业具体是有劳资纠纷、破产重组、企业改制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多数。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中严重侵害房屋所有权人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诱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妥善解决农村房屋拆迁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需求。笔者拟就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相关问题作一探讨,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希望对此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孔丽燕 《云南金融》2012,(6X):266-266
近年来,中国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中严重侵害房屋所有权人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诱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妥善解决农村房屋拆迁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需求。笔者拟就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相关问题作一探讨,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希望对此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妨碍经济科学发展,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只有这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处理的重要工作。引发这种职务犯罪的原因既有个人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也有法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等客观原因。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法制警示教育等积极措施,遏制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可以归纳为权益受侵害型和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型两类.在企业具体是有劳资纠纷、破产重组、企业改制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多数.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工作方发法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群体性事件的日益增多,由群体性事件暴露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了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征地拆迁伴随的是体量巨大的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如何确保征地拆迁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套取或贪污成了政府监管部门的难点问题,而2014年国家审计署对土地收储及交易进行专项审计以后更是引起了社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重视,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关心、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引入政府审计机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规避征地拆迁资金风险的重要选择之一,而审计部门及审计  相似文献   

10.
刘思阳 《河北金融》2012,(4):38-39,41
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破坏社会秩序、制约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基层作为化解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节点,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工作中的优势,全方位提升和完善基层化解群体性事件能力,有助于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将群体性事件化解于基层。  相似文献   

11.
叶晓东 《浙江金融》2006,(4):19-20,18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城市经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如今,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而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就在于以人为本!它要求我们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当前为征地、旧城改造拆迁纠纷引发的农民、市民们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无疑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极不相称,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它必将化作一把高悬在和谐社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将砍掉社会的和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用地数量剧增,征地拆迁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征地拆迁过程中相关事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征地拆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曹自安 《理财》2015,(2):87-8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拆迁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置政策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国有资金的安全,关系到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如何开展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审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江苏省扬中市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新建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征地拆迁工作重要性凸显。开发区审计办公室积极主动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对征地补偿款的规范管理、分配使用加强审计监督,在减少征地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持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主要做法:一是由审计办公室牵头,通过调查研究,拟定出台《关于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补偿款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建设用地需求也随之扩大,而集中民生和资金的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也成为项目推进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征地拆迁补偿审计实践中的角度出发,探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关注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提出审计监督对策,为推动征地补偿工作提供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卢翠萍 《金卡工程》2010,14(11):218-218
当前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高频爆发,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间必然结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既有政治政策、社会环境、利益主体分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群体心理、个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原因。本文立足于阐述社会心理因素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参与者在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何花 《金卡工程》2010,14(10):195-196
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突出因素。本文在分析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揭示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消除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书会 《理财》2012,(11):89-90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线路长、占地多,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占用的土地大多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良田,关系到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甚至几代人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费的审计力度,规范征地拆迁补偿款分配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相继发生的暴力征地事件,5月13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知》提出五点明确要求:——强化思想认识,严防因征地引发矛盾和冲突。积极稳妥地做好征地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邓攀 《投资与合作》2014,(9):137-13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项目规模的扩展,在较大程度上扩大了拆迁范围,那么就需要征用更多的土地,拆迁更多的房屋,社会上各方已经开始关注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征地房屋拆迁项目中跟踪审计的实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