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忆木 《中国西部》2010,(12):20-25
<正>内蒙古发力打造"宁蒙沿黄经济增长区",复兴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同构中国经济"第八增长极"。《中国西部》:几个月前闭幕的内蒙古西部盟市经济会议特别提出,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重点发展的"西内蒙经济区"。这个适应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构筑中国西部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有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05年10月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和2006年10月的"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和作峰会"的举行意味着成渝经济带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增长极或者说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区域经济学认为构成一个区域经济一般认为经济体必具备两条共性:(1)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没有连续性或连续性的间断,区域就会出现"飞地",原有某种区域的划分就要改变;(2)区域内某组事物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与世界》2008,(2):29-31
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合作一路高歌猛进,这让试图打造中国西部增长极的重庆深感压力,单打独斗或慢节奏推动区域合作,只会使西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日益"凹陷"。成渝、渝黔之间,几乎每年都会制造一些合作热点,但是很快又会趋于平淡。时至今日,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仍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西部尚处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资源争夺不可避免,竞争大于合作也属正常,但是重庆要成功实现西部增长极的突破,该从何发力,成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7,(18):44-44
参加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的部分人士认为,中国未来将形成多个经济增长极。东、中、西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宁阳县紧密结合全县发展现状,科学运用增长极理论,大力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西部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东部打造以磁窑为中心的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带动中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县建设进程。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8%;  相似文献   

6.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07,(3):26-27,5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已被《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有利于该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整合利用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合力打造中国南部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19):20-21
"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审时度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于推动四川省内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形成新的增长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化推动新增长极跨越式发展为战略重点,有效推进西北地区增长极培育和发展。此外,需要通过将新增长极培育纳入"十三五"西部大开发规划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行分类管理的"增长极"政策体系,加大国家援助与区域合作力度,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等政策举措,加快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要求,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美好新疆"的具体战略。要贯彻这一精神就必须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要实现强盛,潜力在工业,依靠也在工业。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笔者以新源县为例,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谁将成为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极?在西部,川渝两地联合打造的成渝经济区成为最有可能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1.
石严 《中国西部》2012,(13):54-57
2011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为实现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宏伟愿景,提出“五大兴市战略”。“产业倍增”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战略。进入2012年,成都继续发挥西部经济核心引擎作用,涡轮增速,全力打造产业升级集聚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10,(12):26-31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蒙古东部盟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主动做好与东北地区的对接工作,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在向北开放中取得新突破,不断扩大与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该区域的和谐发展.进入"十一五"以来,东部盟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已逐步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经济增长极建设,设计了“双循环”格局下区域中心省份的指标。研究发现:2007—2015年南方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中、西部地区在NVC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稳步提升,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在NVC中的经济构成比重有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地位逐渐凸显。中国省际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省际间的经贸互动显著加强了其区域化特征。最后基于“双循环”依存度指标对区域经贸中心省份的选择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增长极建设的有序推进补充一定事实依据。该研究具有两方面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分工对国内分工体系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充分释放区域(间)分工对内需体系构建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应当依托区域经济增长极等新型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2009,(7):106-106
5月21~22日, "第三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如何促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互动发展,怎样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实现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成为论坛上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已经实施3年半的十一五规划、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及至中共十七大对区域新格局作了宏观层面的界定,其排序是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在中国经济增长极中,比较公认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及有可能经年累月后诞生的西三角经济圈。如是,谓之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区域经济新模式。在区域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极的选择和培育是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在培育经济增长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培育经济增长极必须创新思路和培育模式,从解决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入手,不断开辟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极培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建立经济区,培育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极,这是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专家预计,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成渝经济区,将会加速拉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并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优良的发展环境是资源,是效益,是竞争力和生产力。2012年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成立伊始,便立足唐山的经济特区、河北省第一经济增长极这一定位,瞄准"打造全省一流发展环境"这个目标,创造性提出了打造"四零五最"发展环境品牌,并通过体制创新、制度设计、狠抓落实,真正促进了环境大优化、效率大提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