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建设     
《中国西部》2010,(12):14-15
<正>青海:藏区开始实施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为加强藏区防灾减灾工作,改变农牧民因灾返贫现状,目前,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已开始在青海藏区实施。据悉,2010年,青海省各级财政安排藏区牦牛和藏系羊保险费补贴2700多万元,保险总金额达到3.5亿元,将极大地提高农牧民参保积极性。青海省财政厅要求各级涉农部门、保险承办机构深入村社广泛宣传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动员农牧民积极投保,切实将这项支持藏区发展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1,(18):11-12
日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518名学生顺利踏上了开往山东的列车,他们将在那里免费接受为期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这标志着青海藏区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正式启动。今年年内,青海将组织1500名藏区学生到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惠民政策,被称为是广大农民财产的"保护伞"。近几年来,我国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而作为其重要风险保障机制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农业保费筹集困难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应建立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民自主投保为主,以设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发行农业保险专项福利彩票等方式为辅的农业保险保费筹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家支持养殖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以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不言而喻,只有藏区发展了,青海才能真正发展;只有藏区实现小康,青海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分析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条件入手,梳理了近年来青海藏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案例,最后提出了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政府近日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比例由30%提高到50%,并实施重点骨干行业贷款贴息政策,省级最高贴息限额为1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促进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实现该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牧民需求的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和环境保护类等四个方面对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总体不容乐观,现有基本公共服务依然不能满足农牧民发展的需要。目前,亟待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医疗、教育和就业。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农业保险存在的意义及其职能,分析了陕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陕西省发展农业保险的对策。要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政策引导;推广“以险养险”的经营模式;逐步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加大政府经济扶持力度;转变农业保险产品经营策略;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设立农业巨灾补偿...  相似文献   

10.
李诗源  刘尚荣 《改革与战略》2011,27(8):93-95,111
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防范农业风险和保证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政策工具,受到各界的重视。但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一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却陷入了“供给有限、需求不足”的尴尬境地。文章以欠发达地区之一的青海省为例,回顾了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认为应继续推行有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模式;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为管理农业风险提供新工具、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经济研究》2008,(6):96-97
自2006年开始,省发改委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作为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课题,组织力量着手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青海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和《关于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并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向全国人大、政协及国务院相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生态保护建设予以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目前,国务院将“加强青海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五项重点工作中之一进行研究部署,使我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0-80
为解决我省藏区游牧民定居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牧民定居座谈会精神,我省组织编制了《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和《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2009年实施方案》,联合省农牧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上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月14日至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一行8人赴青就我省牧民定居状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学慧  范纯 《乡镇经济》2008,24(1):98-101
面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发展滞后的状况,安徽要尽快走出困境,需要运用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通过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管理机构,以政府的重视来撬动农业保险;通过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制定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等促进农业保险的顺利实施;通过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主体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节约政府开展农业保险的成本,保证农业保险稳健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一、青海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青海省物流发展15年规划的实施,青海物流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经济研究》2009,(6):91-92
为配合国家拉动内需,支持藏区发展等政策的实施,省发展和改革委加大农口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已安排农口省级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3780万元,主要用于青海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保护区生态保护二期研究、柴达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青海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近期规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拉西瓦灌区、积石峡水库灌区、马什格羊水库等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牧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青海农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好的势头,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农牧区经济总体上发展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强和完善农牧业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入手把青海农牧区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一、青海藏区水利发展历程国家支持青海等藏区的新政策是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青海藏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7%;平均海拔3370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县就有14个。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有些地区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30-40%,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中央财政决定拿出10亿元资金在部分省份进行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并在今后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使保费补贴政策逐步常态化、正规化,并纳入中央预算。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有助于推动农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有助于保障农民收入和农业的持续有效供给。但是,从新疆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看,中央农险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离实际需求尚有较大的距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10):64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这一民生工程,不仅惠及了千千万万的藏区农牧民,为藏区孩子开凿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而且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起着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20.
吴勇 《浙江经济》2011,(20):52-52
新昌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分别开始于2006年和2008年。截止到2011年9月,两项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123万元提高到925.09万元,累计涉险理赔达2443件,理赔金额及业务相关等支出达11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增长较快,2008年保费收入仅为39.2万元,2010年达89.2万元,到2011年9月已实现138.67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历年的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