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华市民营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发展与政府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以金华市的实况为载体,分析了当前金华市政府行为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提出政府行为促进民营经济长足发展的行为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就业歧视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户籍、性别、民族、种族、肤色、宗教等因素,限制其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歧视可能是企业行为,也可能是政府行为,其中政府行为可能是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抽象行政行为,即制定包含有就业歧视内容的法规。上述种种歧视行为我们可以概括为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容貌歧视、户口歧视等等。本文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就业歧视的原因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淑华 《经济视角》2002,(11):28-31
目前,我国还存在诸多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其中政府对民营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主要因素。怎样认识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时代任务,只有对政府在民营经济中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才能明确其职责。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对民营经济积极支持,哪个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就快,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政府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首先应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门槛,同时加强监管,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利用社会资本创办民营企业的积极意义人人皆知,但目前我国仍有很多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介入,仍存在明显的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今后,应消除这种歧视,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和特殊产品外,应允许民营企业自由进入。为避免社会财富的低效耗费和重复建设,对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较高的标准进行监管。政府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尽管民营经济占社会资源比重只有三分之一,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三分之二。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传统体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从而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由于国外尤其是一些欧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成熟较早,他们的政府在促进与发展本国“民营经济”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将民营经济与政府管理进行中外比较,进而借鉴先发国家的一些成熟做法,对我国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政府审批制度 ,通过两种方式转化为民营企业的产业进入壁垒 :一是为保护产业内国有垄断企业利益而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进入阻挠” ;二是政府审批收费和寻租行为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逆向选择效应”。这两种进入壁垒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需要通过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7.
目前宪政上没有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明确概念及衡量标准,也正因如此,在国有资产转让、国有企业退出等过程中,引发了很多颇具争议的问题,云南白药股权纠纷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案中,代表民营经济的一方,陈发树公平、公正、公开地与云南红塔进行股权转让交易,且支付了相应的对价。但在代表国有企业或政府一方的中烟公司在“防止国资流失”的幌子下,即使民企诚信地忠于契约精神,也不能保证其应有的权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制度歧视。文章认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其不同的优势,应通过积极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并建立起民营企业的法律维权机构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老河口市坚持把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着力深化企业改革公转民营 ,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民营 ,优化经济环境培育民营 ,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我市的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就业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主体。1坚持六个结合 ,拓展发展空间1 1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解放思想相结合坚持以江总书记5 29讲话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抢抓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机遇 ,不断深化各级各部门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 ,树立新的发展观。一是消除政治歧视 ,突破姓“资”姓“社”束缚 ,树立“不争论、埋头干”的新观念 ;二是克服传统偏见 ,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并在“中国经济奇迹”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贯穿着交锋争鸣、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从“国进民退”争论到“私有制消灭论”“民营经济离场论”,再到“人民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言论风波,党和国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其间,民营经济的内在制度属性、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结构优化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营企业的独特作用三个理论问题,以及营商环境、政府监管、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三方面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对民营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并给出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促进民营经济投资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分析民营经济投资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对计划经济旧观念与旧体制下形成的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如市场准入、投融资难、税收歧视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为民营经济投资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省改制型民营企业和原生型民营企业的423份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的改制型民营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企业成长能力低于原生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民间融资、公共关系、业主角色和机构融资环境五层面的八个因素影响着改制型民营企业的成长能力,但影响改制型民营企业和原生型民营企业成长的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捐赠:民营企业强化政治关联的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爽  肖星 《财经研究》2011,(11):102-112
文章研究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在汶川地震后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捐赠后民营企业从政府获得的支持。研究发现,已有政治关联显著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即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在地震后进行捐赠。从经济后果看,捐赠后捐赠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税收方面比未捐赠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优惠。文章研究表明,在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是策略性的,其利用捐赠巩固政治关联,从而进一步获得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松散割裂型银企关系现状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与银行构建新型紧密型银企关系是最适合的选择.民营大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关系型合作关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民营企业与银行紧密型银企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和企业各自的改革和努力,也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利用1998年~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998年~2001年间,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国有企业,但从2002年开始,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反超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私营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对滞后、不健全的用人机制和不合理的行业分布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9-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型上市企业相关面板数据,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情绪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R&D投资强度更大;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R&D投入之间起中介效应,即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情绪更为高涨,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企业加大R&D投入。企业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研发投入中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并且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无论是年轻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将投资者情绪纳入分析框架,深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企业、政府等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民营企业要素投入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基于2005-2008年和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降低了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通过分解影响机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带来正向的收入效应,但也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负向的替代效应。整体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为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贯彻相关法规实施、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成为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剧锦文 《经济经纬》2008,(2):114-1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力量。然而,民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多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本的生成和配置上存在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及其长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firm leve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98–2007,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liquidity shocks, and institutional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s. It is found that (1) when liquidity tightens,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face stricter credit constraints than SOEs,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2) when liquidity becomes abundant, private enterprises face fewer financial limitations and grow much faster than SOEs; (3) the effect of liquidity shocks on the growth rate gap betwee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OEs has weakened during the period 2002–2007.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credi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rivate enterprises can be mitigated by improving institutional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s, which weaken the effects of liquidity shocks on firm growth.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过了20多年的蓬勃发展后,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资金方面都已今非昔比。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民营企业的“短命”与国际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造成我国民营企业“短命”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忽视发展战略管理所造成的,在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控制、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