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明月  王桦 《特区经济》2005,(4):204-205
<正>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分析近些年,虽然农村信用社在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处置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不利因素, 影响了其处置的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是一种地方合作的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和经营能力,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改制,不良资产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村信用社中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策略作出探讨,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后,为了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竞争能力,中央财政按农村信用社各县级联社2002年底资不抵债额的50%,向农村信用社发行了期限为二年的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挂账亏损.能否如期达到兑付央行专项票据的条件,顺利地拿到中央专项票据资金,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本文根据实际调查,指出农村信用社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制约着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其普遍存在不良资产巨大、内部结构不规范等严重问题。自身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提出个人的建议.希望可以改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增强其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收益水平较低,不仅制约了对地方农村经济的支持,也阻碍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形成原因,探讨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有两大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部经营管理因素。一是信贷管理松,信贷质量差。二是贷款手续不尽完善,合法合规性差。三是超诉讼时效。四是部分员工有违规现象。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一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的自主权不够。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使农信社信贷资金雪上加霜。三是乡镇集体经…  相似文献   

6.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好多不良资产会有国家支持的政策,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谁来支持呢?”鄂尔多斯农商行董事长张增强在4月7日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对城商行、农村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的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导致了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充分、发展受阻碍。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中的核心战略产业,肩负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历史重任。然而,经营管理体制的严重滞后、大量的不良资产、严重的经营亏损以及日益加剧的风险时刻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特別是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地区矛盾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效率评价时常用的指标、方法以及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必须在准确评价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基础上,找到引起农村信用社低效率的原因,有的放矢的通过改善农村信用社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政策性任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村的金融服务并且把改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来抓。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一直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寻的突破点。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之后,在管理体制设计、历史亏损、不良资产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上面临困难。正如一些人所说的“信用社是人行领导重监管,地方党政怕沾染,行业管理又太软”。如何走出困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的因素,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效率低,公共金融产品空缺,中间业务规模小、收益低、品种少、服务面太窄,由于科技投入较少,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应着重于拓展中间业务,加强负载成本与内部监管提高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来,虽然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改造,各项业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支农服务进一步改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适,电子化办公不畅,点多面广,进入信用社的部分员工没有进行专门上岗培训,造成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社与社之间,岗与岗之间,内勤与外勤之间都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致使农村信用社一度出现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大幅度增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越来越突出。为此,强化管理,时不我待。一、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而治理结构则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以至于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必须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实现风险监控和治理,以此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首次以利益不一致划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为四个阶段:初始约束条件——利益不一致的形成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外部人干预——内部人控制”格局形成并不断强化阶段;转轨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初始前提条件形成阶段;当前试点方案中的“俘获行为”阶段。多元利益集团是指中央政府及其代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内部人,他们都是具有自利动机的主体,本文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阐释了在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内部人控制下。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形成而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过程,最后给出了改革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评价现行试点方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需防治新增不良资产与处置不良资产存量两者并重。为了有效防治新的不良资产生成和尽快处置已有的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本文认为构建包括新增贷款管理、专业机构设置、抵押资产处置的多元化渠道及不良资产处置的配套机制在内的不良资产管理系统,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要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郑海波 《中国经贸》2011,(8):162-162
不良资产始终是企业格外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国有企业一旦产生不良资产,会对国家的资源、经济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从国家政策与企业本省两个角度探讨了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进而归纳了企业不良资产造成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的分析,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认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不仅要能减少不良资产的数量,而且要能控制不良资产的生成,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就能实现由魔鬼到天使的蜕变,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风险和控制不良资产增量。  相似文献   

17.
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监测考核期,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股金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违规分红,不良贷款形态反映不真实,已置换不良资产处置进展缓慢、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微调政策,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股本金和分红管理,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加强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日趋完善,已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渠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冲击,加之金融部门自身行业管理的不足,导致形成极大的经营风险,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着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以汾阳市农村信用社为例,1995年以来各项贷款外占为22977.6万元,其中不良资产7465万元,占32.5%;到1998各项贷款外占达成33482万元,尽管全市职工为化解不良资产尽到了最大努力,年末不良资产仍高达13523万元,占41.4%。1995年末历年应收未收结欠利息为3577.9万元,到1998年末达到6272万元,由于经营风险的不断扩大,导致亏损额高达3615万元,占到所有者权益的64.7%。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央行发行了专项票据以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长期积累的沉重历史包袱逐步得到化解,经营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各地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和监督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有效提高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文章认为,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建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严格、科学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及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