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云南农民素质现状 1.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云南是全国各省区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省份之一,2004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8.5个百分点。而我省贫困地区受教育年限只有5.69年,还不到小学毕业水平,贫困地区人口一般文盲率为19.02%,比全省一般文盲率高出3.58个百分点。在接受各种教育程度人口中,12岁及以上人口接受小学文化程度的只占50%,就现状来看这些人口不可能再接受高一级文化教育。由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镇,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县域经济落后,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步履维艰。据统计,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77%,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7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年;15岁以上文盲、  相似文献   

3.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少数民族人口占54.7%,山区面积达85%,边境线长848公里,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和贫困于一体的落后农业大州。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历史和个人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在2000年农广校实施农村中专学历教育前,全州村民委员会干部无一人具备中专学历,普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低,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在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5%,现有农村人力资源水平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政府应通过加大培养新型农民力度和大力鼓励优质人力资源到农村工作等方式,增加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新疆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新疆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要提高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必须高度重视新疆边远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是农村教育状况的集中反映,本文运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基尼系数和SST指数考察了中国农村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分布特征以及贫困状况,并从二元经济与农村教育关系出发,分析二元经济的静态特征与动态转化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提高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大量农民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6年末海南州总人口为42.18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为31.0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3.6%,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社会。据2003年统计.全州各类人才总量为15439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8%,农牧区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420人.占各类人才总量的2.7%,占农牧民总人口的1.3‰,农牧民实用人才十分匮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州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86年,  相似文献   

10.
国内信息     
农业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目前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鹿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有13个乡镇(区),208个村,3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农户8.5万户,农村劳动力15万人。农村财务收支的规范与否,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规范管理,近年来该市制定了“五项制度”,以此来监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管理》1998,12(4):20-22
从京郊调查的数据看,农业占了当年京郊农村就业的主要份额,工业是京郊经济的重要支柱。稳定农业,搞好大中型企业无论是对发展郊区经济,还是稳定郊区就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郊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郊区专业人员缺乏,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偏低,这是调整产业结构时面对的主要困难,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先提高郊区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体系广播资源优势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广播,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工程实施7年多.已经成为河北省农广校系统服务“三农”的一项特色工作.使中央农广校“致富早班车”和河北省校“致富快车”的优秀节目快速地传播到干家万户。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河北省农广校已建立农业科技广播站2500多个.涉及11个市中有122个县.农广科技之声已响彻燕赵大地。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1.19亿人,在乡镇企业就业1.48亿人,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在2.1亿人左右.今年上半年,外出劳动力同比又增加867万人,增长8.1%.从结构看,外出劳动力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平均年龄为31.3岁,男性占66%,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年,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高1.3年.从流向看,主要是中、西部流向东部,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87%.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闻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原有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迫切需要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继续解放农业生产力;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生产力低下,土地的产量、产值都已经.接近极限,很难突破;只有鼓励农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海南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表明,海南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教育年限在0~6年内,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反而减少;二是超过6年后,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呈乘数增加趋势。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了海南农民的工龄对其人均收入的影响,其影响效果是边际递减的。本文建议,分层次加强海南农村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荣生 《农村展望》1997,(2):14-14,16
讷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有耕地384.5万亩,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几年来,我们借鉴先进市县的成功经验,立足资源优势,实施产业化战略,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市县行列,199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人均收入2,676.3元,增长12.1%;财政收入13,658.7万元,增长21.9%。在构造产业化格局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人口、制度等因素制约,为避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寻找出适合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亟需建立较全面的、准确的关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河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量依据。文章在明确影响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前提下,从农村人口发展水平、农业经济生产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科技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完善相关法律、建立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对策措施,以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靳光华孙文生河北省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与农...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制约因素。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2002年,全省农业人口179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7%,农业劳动力92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1.9%。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2002年全省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4296元/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545元/人,不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