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促使银行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本源。文章基于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实务,在梳理“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分析银行理财业务产品侧、投资侧和管理侧当前分别面临的风险防控问题,并结合工作实务提出若干防范建议,以期能为银行理财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银行理财出现了重大变局,同时在极大程度上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资管新规被正式公布,在其规范与引导下,促进了银行理财业务的稳定发展。对此,文章针对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变局和市场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自2012年起,以资管业务为基础的银行理财业务兴起,银行理财业务呈野蛮式增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利率走高,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银行理财业务存在很多监管漏洞、违规操作,一系列强化监管的政策不得不出台,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2017年11月17日,中央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也就是俗称的资管新规,就是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了严格的监管。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以及资管业务作出了明确的操作规范与监管措施,这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造成很大变化,并大大降低商业银行存在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2012年起,以资管业务为基础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理财业务呈几何式增长。在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监管套利、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多层嵌套等问题凸显,从而蕴藏了较大的金融风险。2018年上半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变数。本文针对在资管新规这一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该如何发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今后资管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规范。通过梳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分析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机理,资管产品必须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管理,并且明确公募与私募产品界限,统一合格投资者标准,同时严格限定非标准化债权投资,禁止期限错配。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紧紧依托金融科技,加速理财业务转型升级,实现资管行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商业银行目前理财业务的特点,深入解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重要内容,在资管新规与监管办法的双重影响下,初步提出商业银行未来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银行的理财业务是资管业务的重要部分,统一规范、严格监管银行理财业务对防范金融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意义重大。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规章相继出台,银行理财业务开启转型序幕。面对急速扩张的人才需求,仍在构建信息系统以及尚需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主要问题,从内外部开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银行母公司优秀经验与金融科技应用技术创新相结合构建信息系统,完善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效性与及时性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灼辉 《现代商业》2023,(3):101-104
委托投资是银行理财中重要的投资补充部分,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和投资资产的配置均有重要作用。我国银行理财委托投资管理主要经历了快速扩张、全面收缩、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并从粗放式发展实现了良性发展的过程,资管新规中明确提出了“资管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这为委托投资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目前银行理财委托投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委托投资存在投资范围扩大、杠杆比例较高,投资目标不清晰和投资经理频繁更换等,导致银行理财委托投资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预想的目标。在当前市场背景下,银行理财委托投资将面对资产配置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理财估值净值化等发展趋势,银行理财呈现出以自主投资为主、委托投资为辅的发展模式。本文将对银行理财委托投资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当前银行理财委托投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理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理财在金融理财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互联网理财相对传统银行理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定劣势。分析互联网理财对传统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为现实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贸》2021,(1):114-11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个人财产的持有量逐渐提升,由于财产盈余,所以使得银行中的理财业务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然而想要使银行的理财业务量逐渐提升,使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拓展业务,就需要仔细的考虑有关于客户满意度的问题。现通过找出在理财业务当中能够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从六个方面提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的发展建议,其中包括硬件环境;服务质量;理财顾问;产品素质;整体形象;理财实力,从而有效提升银行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即从微观视角阐释互联网理财产生的"鲶鱼效应",并着重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金融科技监管带来的外部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理财通过提高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加剧其高息揽"储"动机,即面对互联网理财带来的存款分流压力,银行会借道影子银行业务强化监管套利行为;(2)金融科技监管能够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中小银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理财产品定价和规模扩张策略,由此监管的正外部效应对它们的作用更强;(3)金融科技监管通过改善银行流动性状况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监管政策对短期、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在监管政策助力下,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既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又会减少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  相似文献   

12.
徐颖 《财经界(学术)》2023,(30):114-11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国内金融市场规模迅速壮大,银行业竞争压力加剧,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创新服务模式受到市场欢迎。同时由于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特征,也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实操和金融监管带来极大挑战。文章主要研究了上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以下简称“上商行产品”)会计信息处理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了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会计信息处理现状。根据资管新规对理财产品会计信息处理的需要,提出上商行产品会计处理的优化策略,目的在于提高上商行产品的透明度,对降低理财业务风险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3.
许文婕 《现代商业》2022,(1):109-112
随着"资管新规"等的落地,放松了子公司成立后银行理财业务权益投资方面的限制,权益投资成为未来行业竞争的重要抓手.银行理财有必要通过建立大类资产配置流程体系,将权益投资纳入投资版图,加快相关能力建设,管理好产品净值,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互联网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在融资、支付还是投资理财方面,互联网金融都给传统银行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由于现阶段中国的传统银行理财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后市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本文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影响的调研为题,调查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指明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影响着银行的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纵深推进,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正在发生重要改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动因及现状;其次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用金融科技过程中的四个层面,分析了银行在金融科技背景下理财业务转型面临的风险;最后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中遇到的挑战,总结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转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史强 《现代商业》2013,(30):23-24
文章回顾了农业银行理财融资业务发展状况,结合银监会8号文出台的新要求,认为对银行理财融资业务会产生影响,为此提出加快理财融资业务营销、做实业务基础、消除风险隐患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宋颖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174-175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进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索,至今已有众多理财产品问世.在这方兴未艾的市场上,却陆续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产品,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保本的同时获取高收益的梦想逐渐破灭.就对这次"收益门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导致零收益产生的众多可能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鑫 《中国电子商务》2014,(23):173-173
本文通过对HB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发现HB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缺陷。通过对HB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财方案漏洞引申出个人理财业务的通病,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田海永 《现代商业》2007,(23):216-217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主体之一,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国内理财市场分析入手,充分借鉴跨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不足,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一些意见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主体之一,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国内理财市场分析入手,充分借鉴跨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不足,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一些意见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