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余姚市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是省级中心镇、四明山区域核心镇及宁波"南大门"门户镇,素有"浙东延安"之美誉。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梁弄镇有机融合村域特色,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产业、古色历史风韵、金色发展引擎、蓝色智慧经济为特色的"五彩梁弄"文明示范线。梁弄镇党委准确把  相似文献   

2.
梁弄地处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素有"浙东延安"之称。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赴梁弄考察,并嘱托"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18年来,梁弄历届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子,接续带领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3.
正"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这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梁弄考察时的指示。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梁弄,是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一如其他革命老区,这里曾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曾是贫瘠的土地。如今,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2017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98亿元,比2002年增长2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比2002年增长410%;农村居民人均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梁弄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指示精神,围绕打造"红色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古镇、会展教育重镇、特色农业强镇、智慧宜居小镇"发展定位,积极推进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梁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综合实力显著增长。特色产业打开了发展空间做好传统产业"提升"文章。在"梁弄五园"基础上,建成了核心区面积1.5万亩、辐射面积4万亩的宁波市特色小水果产业基地,引进了总投资350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是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主要由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革命廉政史迹陈列馆、《新浙东报》报社旧址、浙东银行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军史陈列馆、谭启龙同志旧居、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和正蒙学堂旧址组成,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  相似文献   

6.
正余姚市梁弄镇地处浙东四明山麓,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梁弄调研时提出:"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如何让梁弄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国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梁弄路径"?这是我调任梁弄镇党委书记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八百里巍巍四明山脉腹地,镶嵌着一个秀丽的山村——横坎头村。它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面,曾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享有"浙东红村"之称。去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  相似文献   

8.
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北麓,姚江之南,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交通便捷,风光秀美。全镇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3.25万。梁弄历史悠久,秦时属会稽郡,至后唐已"人烟辏集,亦一巨镇"。素有"第九洞天"、"洞天福地"等美誉,是杭州——绍兴——宁波——舟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颇有特色的城镇。  相似文献   

9.
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首,是当年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总面积6.6平方公里,现有897户、2821人,拥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革命旧址,素有“浙东红村”之称。  相似文献   

10.
<正>鹿亭乡地处四明山腹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这里也是下山移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曾经的鹿亭,是一个工业重镇,企业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2000年以后,随着企业的转型和乡镇对环保的重视,不少工业企业开始搬离鹿亭。从2011年起,余姚全面取消了四明山、梁弄、大岚、鹿亭4个山区乡镇的工业考核,将原先20分的工业经济指标,按不同比例转移给了生态高效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
<正>梁弄镇以习总书记给横坎头村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紧扣"六争攻坚""双争双创"重要部署,按照基层党建"两个必须"的指示精神和"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目标任务,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全面打造"新时代党建样板镇",以党建工作高水平保障老区发展高质量,开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铸魂为先,不断提升党委凝聚力坚持思想引领深入挖掘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学回信、强引领、创样板"系列活动,全民素养提升轮训及"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等教育活动60余次,提高党员群众思想共识,筑牢共谋发展的信念之基。  相似文献   

12.
正大岚镇地处四明山之心,平均海拔550米,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高山台地之最,诸水之源"之称。大岚这座山区小镇经过数年"小山村大景区"建设的雕琢,演绎出了"岚山仙境,诗意闲居"的美丽画卷。今年,大岚镇深入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民"发展战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建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卫生镇、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首批宁波市"污水零直排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水平,努力打造成为浙东美丽幸福生态小镇。  相似文献   

13.
正"五彩四明"文明示范线,是宁波市的三条文明示范线之一。"五彩四明"示范线以"诗意湖山、记忆古镇"梁弄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主轴,突出"红、绿、古、金、蓝"五色主题,形成以"红色文化内涵、绿色生态产业、古色历史风韵、金色发展引擎、蓝色智慧经济"为特色的文明示范线。  相似文献   

14.
<正>八百里巍巍四明山脉腹地,镶嵌着一个秀丽的山村——横坎头村。它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面,曾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享有“浙东红村”之称。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一封回信,犹如和煦的春风,给万物萌发的四明大地带来了无限暖意。五年来,横坎头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不忘嘱托,砥砺前行,不仅把自身打造成为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还携手周边村和对口帮扶村一起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5.
王林君 《老区建设》2007,(11):57-58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部,四明山北麓,是中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所在地.余姚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和南方七大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老区人民在夺取革命胜利,建立人民政权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县市.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多年来一直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和全省经济十强县(市)之列.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51元,同比均增长8%.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23,(2):54-55
<正>梁弄镇地处余姚市南部山区,是四明山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浙东延安、山水名镇”之誉。梁弄镇按照总书记强调的“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低山缓坡以及土壤肥沃的优势,因地制宜种植樱桃等特色小水果,使以“梁弄樱桃”为代表的梁弄小水果成为浙东地区乃至浙江省农业特色产业的一道“金字招牌”,梁弄镇共有樱桃种植面积7000余亩,50亩以上的规模采摘基地40余个。2022年,全镇樱桃产量达1000吨,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23,(6):20-21
<正>余姚历史底蕴深厚,坐拥丰富的文化宝库。从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到以王阳明等四先贤为代表的姚江文化,再到以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三大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余姚独特而璀璨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余姚以文化基因解码为切点,以文旅融合为主线,围绕河姆渡文化、阳明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扎实推进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加快彰显“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风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地处四明山之心的大岚镇围绕"生态立镇、旅游立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以亲近自然、休闲体验为主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山区旅游乡镇,一座江南民宿小镇正在四明大地上茁壮成长。目前,大岚镇拥有民宿、酒店、农家旅馆共计33家,其中精品民宿13家。按照"以特色论输赢"的差异化发展理念,"以品质论高低"的精品理念,依托大岚深厚的历  相似文献   

19.
群山环抱,秀水滋颜。梁弄镇位于四明山北麓,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在后唐时,这里已“人烟凑集,亦一巨镇”,南宋时,梁弄是绍兴府同知驻地,辖宁绍台三郡接壤之地,文化发达,古迹众多。李白、孟郊、皮  相似文献   

20.
<正>70年的铭记BEARING 70 YEARS IN MIND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肆虐,宁波地方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发动各界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随后自1941年开始开展了长达4年之久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宁波解放后,空气里的血腥味终于散去,痛苦的啜泣声得以慢慢止息。时至今日,宁波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稳定幸福。然而,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过往,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野蛮暴行,给宁波人民制造的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