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祥顺 《中国经贸》2011,(16):105-105
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证券市场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的分析,找出我国投资银行在新阶段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匡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体制终结。通过比较高盛和花旗的资产负债表,文章剖析了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特点,并对中国券商的业务特点及风险展开分析。中国应吸取美国教训,推动券商转制商业银行。转型有两种方式,其中商业银行收购券商应是最主要的方式。券商并入商业银行后,中国最终将形成银行、保险、基金三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毛安琪 《中国经贸》2009,(8):171-172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全球经济正面临几十年来最危急的局面。随着几大投资银行的破产,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积极政策以挽救经济。文章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得出一些对金融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商学院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或倒闭或转制成为银行控股的公司。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此次危机的成因,投资银行不仅是受害者还是肇事者之一;从投资银行的文化演变入手,探讨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之路。在借鉴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大力提倡金融领域的创新,培养和强化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最大保险商AIG集团陷入困境,全球股市不断深度下挫。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冠之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  相似文献   

6.
袁增霆 《西部论丛》2008,(11):61-62
当下仍然不见休止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注定要为世人留下一份特别的文化遗产。自从今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两大历史性的猜想就几乎成了事实一是投资银行机构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二是统一大部制式的金融监管体系可能呼之欲出。作为华尔街的骄傲、金融服务业王冠上的明珠,美国投资银行已经全军覆没。在绵延数百年的金融史中,从未上演过如此残酷的情节,独立经营的投资银行机构竟然遭受“外科手术式”的摘除。同样,在欧美世界,即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也未如此恐慌地呼吁过全球货币与金融救援。  相似文献   

7.
成思危 《中国经贸》2012,(21):56-5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也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非常完善,而恰恰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投资银行少、金融衍生品少、效率低下、不够先进和发达等一系列问题,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应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末,一场席卷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导致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恐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失落的莫过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五大投行中,雷曼破产.摩根土丹利、高盛自动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美林分别被摩根大通、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以来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也由此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探寻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发现,避税天堂虽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但避税港的存在为热钱--投机性资金的国际游资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是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也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环境剧变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的轰然倒塌,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上升为金融危机,并从广度和深度上迅速扩展.首先是美国投资银行的整体覆灭,接着蔓延到欧洲、澳洲等西方主要国家,冰岛成为第一个被金融危机击倒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西部论丛》2009,(4):46-47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放开,除了推进融资方式创新、促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等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解决企业并购的资金问题,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抓住有利时机,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掌握更多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15日,也许是美国华尔街百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百年老店”雷曼兄弟黯然申请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忍痛申请控股权予美国银行,全球最大的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则只好寻求政府紧急援助。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由此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15日,也许是美国华尔街百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百年老店”雷曼兄弟黯然申请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忍痛申请控股权予美国银行,全球最大的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则只好寻求政府紧急援助。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由此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14.
尚鸣 《产权导刊》2009,(12):20-21
一年来,英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救助了不少在金融危机中濒临绝境的银行,使得它们逐渐摆脱困境转而盈利。由于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强劲财报再掀高额奖金风潮,从而引爆了英国银行业对于高额薪酬及奖金的预期。已经被收为国有的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项最新决定,在英国引起了众怒;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源于监管的完善落后于金融创新,导致金融机构放贷行为盲目扩张,各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潜在风险被人掩盖,从而导致金融泡沫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的实质损害是经济中流动性的中断,导致生产缩减,而金融资产价值的蒸发、投资银行的破产倒在其次.文章就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广泛影响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下事     
《东北之窗》2008,(19):7-7
美国投行绝迹华尔街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批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幸存的最后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至此,华尔街5投资银行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独立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分化进行梳理,分析盈利模式分化的原因;以高盛公司1998年至2008年相关财务数据,揭示多元化独立投资银行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最后指出,多元化独立投资银行之殇不在于盈利模式创新,也不在于金融创新,而在于金融市场风险无法得以有效监管和防范。盈利模式各异的独立投资银行仍将继续并存。  相似文献   

18.
李冰 《中国经贸》2014,(1):120-120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投资银行并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中,大多数并购是由并购经纪人-投资银行来促成的。在我国,有关投资银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刚刚开始,对于我国投资银行的重新定位、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新认识正在形成之中,我国投资银行并购实践还需要在市场规范化发展模式下重新找回失落的荣誉和使命感,还需要直面新经济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事件回顾 2007年年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级贷及其衍生品所形成的危机日渐明晰,影响逐步扩大。伴随着2008年7月以来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美国国际集团、五大投资银行发生巨变、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等一系列事件,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剧烈地影响,造成部分全球主要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中国受到此次危机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外贸出口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