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立明 《中国西部》2011,(23):119-119
我是如此的讨厌你,上课我一张口,你就开始碎碎念;你的屁股永远在和凳子摩擦;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哗众取宠是你的乐趣。讨厌你的声音,讨厌你的语言,讨厌你的举止,我皱着眉头看你的一举一动,表情眼神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我对你的鄙夷。我是那么烦你,而且越看越烦!我在你乱写乱画的本子上打上大大的红叉;我在你闯祸的时候大声的斥责你;我在家长会上历数你的种种不是;大家都知道,你是最令老师头疼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2.
荤素方英文     
在陕西作家群里,方英文是最“不正经“的一位,他不会与你正襟危坐地高谈文艺和思潮,要说红,他会用朝霞形容;要说白,他立马会用妇臀做比喻.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是他特立独行的一大标志,如果你想用传统且一本正经的眼光去考量他,那你就错了.谈到兴致,其放浪形骸之态,是当今文人圈中的稀罕物,就像母鸡群里卧着的一只大公鸡,头埋得再低也能分辨出来.……  相似文献   

3.
午餐难——一个学生、家长烦心的问题济南市舜玉六居的一个叫成蹊的小学生,由于家长工作单位离家远,中午顾不上给他做饭,从上一年级起,他就在地摊上买着吃。他母亲说:"没办法,我和他爸都上班太远,开始我们托邻居帮忙照看着孩子,时间一长,我们也不好意思,再说人家平时也不能说没点自己的事儿,我只好让孩子自己从外面买着吃。"1995年12月,小成蹊因中午在外玩耍出了车祸,右腿骨折。家长后悔莫及,没办法只好雇了个保姆。从家门走入校门,又从校门返回家门。中小学生日复一日地在这段或长或短的路上,往返着,成长着。伴随着学生们脚步的是家长的心、老师的心。家长老师无一日不在为孩子们上学途中的安全牵肠挂肚、提心吊胆。这不是多余的忧虑,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全国中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1289人,受伤3539人;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2835人,受伤1637人;其中,中小学生上下学途中死亡1713人,受伤3597人。  相似文献   

4.
范大贵     
他坐手摇车走过居委会的时候,有人向他喊:范大贵,来献点爱心。居委会主任王老太婆说:别逗别逗,上面没叫动员残疾入。  相似文献   

5.
《环球财经》2009,(8):56-57
我是全北京最早看到太阳的人 Q:宋院长一般喜欢吃什么?有什么讲究没有? A:吃饭我很随意,但我是四川人,没辣的不行。具体的菜说不上,大众一点的,像我们现在吃的小炒肉。  相似文献   

6.
儿子从北京回来实习,我请他到一家酒店吃饭。那男服务员十分热情,一口一个“二位领导吃点什么?”儿子听了很不舒服:“我还没工作呢,怎么知道我是领导?”无独有偶。吃完饭,两位女服务员鞠躬相送,齐声喊道:“二位领导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相似文献   

7.
雅惠 《中国报道》2012,(4):92-92
爱情和吃饭向来是连在一起的。认识的一个男孩子跟我说:我不喜欢面食,一定要找一个只吃米饭的女朋友。某一素食女子,希望她老公也吃素。我暗自想:那你们的孩子真可怜,从小就没肉吃。其实,就算找个住在你家隔壁的,那又真的一定能吃到一块儿吗?味蕾其实和爱情一样有着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功名利禄,还是纯朴亲情?都不是。对共产党员来说,最宝贵的是人格的力量。耒阳市房地产局局长、党组书记郑尧古同志,当年曾被团中央、林业部授予全国“青年植树造林突击手”称号,他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如今,他虽已年近五旬,但精神矍铄,始终保持高频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始终笃行不倦,一往无前。一龙治水则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中国一个古老的难题:龙多不治水。郑尧古说,上任伊始,我坚信邓小平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党委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并不一定要分设一个书记、…  相似文献   

9.
我采访过许多人物,没有一个像他让我这么感动。他,站在工人堆里,没任何异样,但在工人心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叫李开明,现任十三化建公司第一分公司土建五队队长并身兼五个项目部的经理。  相似文献   

10.
刘清滢 《中国报道》2011,(1):108-108
刚来新加坡时,在地铁里,一位白发老者随人群挤上来,按照在北京的习惯,我赶紧起身让座,没想到他连连摆手,我几番推让,他终究不肯坐。于是我只好忐忑地坐下,再看周围,尽是一些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而眼前这位老人虽不算老态龙钟,也明显上了年纪,但显然,他没把自个儿当“老人”。  相似文献   

11.
“吃亏吃在不善于说‘不'” 1991年冬,因为与孙见喜先生编辑《贾平凹散文精选》,我随他第一次去拜访贾平凹,至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一敲开门,平凹竟腰系了围裙,脸上、手上都是面粉。他说他正在揉面,中午准备吃油泼扯面。我跟他进了厨房,说:“贾老师,没想到你还亲自做饭!”他笑起来脸如莲花,说:“我不光亲自做饭,还亲自吃饭!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有意义,譬如吃饭;有些事呢只有亲自去做才有意思,比如恋爱!”此前听说他不善言辞,不好接近。如今一见面就说笑,平易而幽默,这是我的第二个没想到。告别时他主动送了我一本他刚出版的《抱散集》。这是我第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12.
钓鱼的哲学     
刘墉 《宁波通讯》2012,(2):64-64
我有位朋友非常喜欢钓鱼,每到假日都要戴着草帽、背着竹篓、扛着鱼竿到河边垂钓。有一天我问他:“钓鱼到底有什么意思啊?日晒雨淋地在岸边枯坐,有时等上半天,连个小虾都没看到,这么乏味的事,你却如此热衷,真是令人费解。想吃鱼,何不到菜场买两条呢?”  相似文献   

13.
计时人生     
数日前,我到一文友家做客。该君写得一手好文章,时常有大作见诸各大报刊。一番寒暄过后,我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会观察生活和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外,您还有什么真经?”对方颔首一笑,只帮我续满茶。我又说:“我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是时间总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回头一看,啥也没干成。”  相似文献   

14.
“六·一”儿童节这天.在一家客户公司谈事。到了午饭时间,问题还没谈完。我对公司的老总说:“先谈到这吧。走.王哥.我请你吃饭,咱们边吃边谈。”没想到王总是一口回绝,“实在抱歉.今天是儿童节.早上已经答应了儿子中午要陪他去吃。不去的话.小家伙该失望了。”我马上就住嘴。没再挽留王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杨忠历 《中国西部》2012,(28):21-21
近日热映的一部大片《搜索》,讲述一位都市白领,在公交车上没给一位大爷让座,遭乘客轮番攻击,被拍下视频传上网后,网友们纷纷人肉辱骂。同样一幕场景,在杭州真实上演,K192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妻子抱着孩子,小伙看了几眼,没让座,突然,丈夫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5个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兀截。坐过公交的人都知道,公交车上寥寥几个座位,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供大于求的时候当然都相安无事,一旦遇上上下班高峰期,或者班次特别少的公交,无论男女老少,无一不是争先恐后、你推我攘,终极目标都是—个座位。  相似文献   

16.
按照老家的风俗,每逢喜事临门,总是要大摆酒席,以示庆贺的。儿时的某一天,父亲带我到亲戚家参加宴席。我正准备坐下,谁知,屁股尚未落凳,却先挨上了父亲的巴掌:“小孩子,不懂规矩!这位置是长辈坐的。”我也曾有些困惑:不就是个座位吗,坐哪里不是坐,用得着这么凶吗?长大后才知道,那次自己要坐的是“上席”。按照风俗,“上席”只有身份尊贵的长者才有资格入坐的。怎么都轮不到我这个小毛孩子去沾屁股的。其实,不光是“上席”,此外的其他位置,谁坐什么地方主人都一一有安排。亲疏有别,尊贵有序,是乱坐不得的,客人们应该按…  相似文献   

17.
一对穷人的爱情,曾深深打动过我。去年冬天,在大连港候船,要坐的那趟船离启航还有两个小时,只好坐在长椅上慢慢等。在我对面的长椅上,坐着一对看不出年龄的夫妻。男的很黑头发长而凌乱,身体很壮,那身打扮跟返乡的农民差不多。女的梳着短发,圆脸,穿一件棉袄,怀里有一个婴儿在吃奶。以孩子的年龄推算,两个人的岁数不大。我发现,女的门牙缺了一颗。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衰老和疲惫。因为一天没吃饭的缘故,我从包里取出水果、面包和火腿,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对面的那个男人隔一会儿瞅我两眼,手缩在袖子里。我抬头看他时,他就“嘿嘿”…  相似文献   

18.
责任感让他担起企业发展的重担 作为惟一的儿子,傅华东的父亲从一开始就想培养他当接班人,他从学校毕业后,被父亲安排进了联通公司当机站修理工,“他告诉我,要想管人,先得被管理”。这一做就是5年,从普通工人升职到班长,和同事惟一区别就是,下班他可以坐自家车回家。  相似文献   

19.
挂职一年间     
在贵州六盘水,有人对我说,一般机关派干部到下面挂职,都是有培养前途的,就算没干出什么政绩,只要去了,尤其去了艰苦地区,本身就说明问题。牟广丰现为国家环保局副局级干部,原有可能到沿海城市挂职当副市长,偶然原因,派到贵州六盘水当了市委副书记,于是他有了既去艰苦地区,又取得政绩的机会。我所感兴趣的是,~个中央大机关的干部,忽然成为贫困地区的负责人之后,他能干什么,怎么干?“要说混,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那是当官而不是做公仆。”刚一见面,老牟就为我安排下乡路线。那天,面包车里坐了十几个人,市劳动局的,宣…  相似文献   

20.
史秋实 《新财经》2011,(10):90-91
刘启斌,北京IT男。升级做了爸爸后,自己种蔬菜。 他是有机食品忠实消费者,“有了小孩后,她吃的一直是有机鸡蛋,有一天,家里的蛋没了,我临时在门口的菜市场买了几个,孩子吃了一口就说‘爸爸,这是什么鸡蛋呀?一点不好吃’。”为了这个,刘启斌特意跑去农场.问:“你们的鸡吃什么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