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努尔哈赤(1583~1626)以13副铠甲率众起兵,纵横马上30年间,统一女真各部,成为清朝的开国鼻祖。然而读者也许不知,努尔哈赤不但是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满族流传至今的许多美食都和努尔哈赤有关,为后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2.
清朝作为统治全国的政权,是从1644年由顺治皇帝带领八旗军入关占领北京开始的。在此之前,曾由顺治的爷爷努尔哈赤建立了一个名为“后金”的国家,经历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相对于明朝而言,后金属于东北地方民族政权。“后金”改成“大清”的传说在东北有这么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一天,年轻的努尔哈赤在打猎时,从虎口之下救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性命,因此被李成梁看中,到自己手下当了差。后来,李总兵意外地发现努尔哈赤脚下有七个红痣,而脚踏七星者就是要夺大明江山的草龙王。于是,李成梁恩将仇报,想把努尔哈赤抓起来送进北京向朝廷邀功。那…  相似文献   

3.
唐山 《新财经》2014,(4):108-108
对清史“发烧友”来说,阎崇年的《努尔哈赤传》绝对是必读书,而这本《努尔哈赤全传》在简化注释后,完全保留原著精华,只是放低了门槛,虽“小白”亦能畅读。努尔哈赤是清代开国之主,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十三副甲胄起兵,不过百余兵马,经四十多年艰苦经营,剪除强梁,一统辽东,为后代鹰扬天下打下雄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世杰 《辽宁经济》2006,(4):48-49
历史上“汗王”努尔哈赤从抚顺起兵打天下,成就一代霸业。今天,在清王朝的发祥地抚顺,一个叫“罕王”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其攻城掠地龙腾于世的态势,不亚于当年努尔哈赤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5.
建州女真有两大部——斡朵里部与火儿阿部,他们源于元代五万户府里的斡朵怜万户府与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又作斡朵里,斡朵里万户猛哥帖木儿,即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努尔哈赤起兵建国,追尊孟特穆为肇祖,“以记其得国实由孟特穆承明宠待而来”①,又追尊布库里英雄为始祖,以示其与金同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王朝,清朝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策。蒙古族作为在地域上与满族最为接近的一个民族,在满清崛起的过程中与其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清朝前期也特别重视与蒙古地区的关系,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清(后金)政权对蒙古族采取了一系列笼络和分化瓦解的政策,从而维护了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满蒙关系。依据自身所掌握的材料,对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清政权对蒙古的政策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政策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库兹涅佐夫这篇文章概要介绍了俄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清史研究者对努尔哈赤建立清朝的动因的观点,并从国务活动家这个角度,分析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对明斗争、制订法律、改组军队、发展经济、创制文字等活动,立意比较新颖。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在苏联学术界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但文中讲明廷同东北边疆的女真族不是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而说成是“宗主国”和“附庸”的关系;女真族向明廷纳贡和明廷的回赏,也不是女真族向朝廷纳税和政府对边疆民族的优待政策等等,这是完全错误的,是对历史的歪曲,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七世纪初,满族在东北崛兴,清太宗皇太极在建立清王朝前后,继承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遗业,最后完成了对黑龙江流域广阔地区的征服,并通过“姓长乡长制”和“贡赏制”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9.
被高利贷逼死的亿万富豪们 7月22日《中国日报》报道说,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中国大陆共有72位亿万富豪非正常死亡,平均约40天,就有一位亿万富翁死去。在非正常死亡的72位亿万富豪中,15位被谋杀,17人自杀,7人死于意外,19人因病去世。14人被处决。在这个死亡名单上,自杀的比重超过了1/4,自杀者平均年龄50岁。  相似文献   

10.
许锡良 《中国西部》2014,(3):114-117
<正>一次教育沙龙上,一位老师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今年的新教师作了抽样调查研究,得出了师范培养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概括得比较全面,很有启发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精力的问题,调查抽取的样本太少了。在这630多位新教师中,只抽取了80位作为样本,其实要获得630个样本也并非难事。所幸的是,上个月我应邀给这630多位新教师作了一次讲座,在讲前我报了手机号码,结果当场就有近200位老师加了我的微信,倘若要做调查的话,通过微信就可以向他们发调查问卷,回收率可以达到100%,这样准确率也会更高一些。从这件事中,我想到的是,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怎样当教师,教师教育应当怎样来做。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开始,清统治者针对治下男性异族臣民所推行的剃发政策,作为有清一代重要的民族政策而延续了近三百年,影响深远.本文依据清统治者对汉人等异族臣民执行强制剃发政策的史实,从历史渊源、民族意识、民族传统和民族政策等角度进行探究,从而认知清代推行剃发政策的具体实质.  相似文献   

12.
周升平 《东北之窗》2011,(19):126-127
头发是人体气血盛衰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家、民族甚至是时代变迁的特征之一。1644年,努尔哈赤的铁骑冲破山海关,入主中原后,“留头不留发”与“留发不留头”成了国人面临的生死抉择。而到了267年以后的辛亥革命时,“剪辫子”又成了改朝换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4,(12):48-48
他是一位学者,在教学与学术讲台上有他的身影与风采;他也是一位法律实践者,在浙江省律师界,在宁波仲裁界以及司法界,知道他的人不少。  相似文献   

14.
乔成风 《走向世界》2014,(30):92-94
女人都爱美,自己的美,而我却爱欣赏她人的美。语出徐明明,一位来自山东济南的美丽女子,一位享誉中国的美丽传道者。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在辽宁省林业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开原市"中国彩色苗木产业第一县"称号。开原的苗木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盛京故宫和沈阳昭陵的皇家园林时,选用的是开原东部山区的苗木树种。如今,市场需求让开原的苗木产业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们用勤劳编绘的林木七彩画卷已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亚洲世纪”的到来,首先是中国实际上变成影响力居世界第二位的大国,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的经济总量今后将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初次知道许传玺这个名字,缘于2005年初他当选为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这是美国法律研究院的第八位亚洲院±,也是当选该院院士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学者.  相似文献   

18.
汪丁丁 《中国报道》2008,(2):110-110
在西方思想传统里,有几位特别不容易被西方人理解的思想者。赫拉克利特是其中的一位,被马克思称为“爱菲斯的晦涩哲人”。怀特海是又一位,据贺麟先生回忆,在哈佛大学,怀特海的演说是以“听了不懂”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步伐一天天加快,农村土地一天天被吞食。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最近听到一位专家与一位干部关于土地问题的对话,颇发人深思,特予节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灵魂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髓、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