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洁  周明 《老区建设》2012,(Z1):10-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先发优势,基本形成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配套产品及终端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然而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潜在风险,通过从政策导向、产业整合、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渠道、光伏发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3.
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如何发挥区域内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整个经济区健康发展,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旅游资源要素、旅游需求潜力、旅游产业竞争、旅游支持产业、机会、政府政策这六个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碳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对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进行正确、系统、完整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从发展质量、能源消耗、资源保障三大方面着手,尝试提出了29项具体指标,并以我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评价指标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绿色经济崛起之时,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际 《老区建设》2009,(12):10-12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促进农民增收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适宜大力发展甜叶菊绿色生态产业的优势条件,重点扶持龙头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甜叶菊绿色生态产业的大项目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特色资源商标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推动江西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也为全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为了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本文通过考察和调研该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色商标资源,找出其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商标品牌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出发,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色商标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鄱阳湖地区乃至江西发展提供了干载难逢的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以绿色、生态为主要格调,定位高、强调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将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作为税务部门如何为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服务.笔者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实际上是产业的选择与建设,作为产业构成细胞的企业,它的发展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发展,税务机关作为与企业打交道频繁的机构之一,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是推动产业朝良性发展,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资源、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旅游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形象设计、产品结构、广告宣传等方面加强旅游营销,更好地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查启利 《老区建设》2010,(21):34-36
发展低碳经济是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苏荣强调,要加快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现代服务业,打造绿色家园,使生态环境优势变成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1.
邓丽娜 《老区建设》2012,(20):41-43
2009年12月12日,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湖区建设成为了低碳经济的试点和聚焦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不仅符合当前乃至未来世界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其本身也有着急于走低碳之路的需求和得天独厚的支撑条件。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对江西省整体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2.
龙明 《老区建设》2011,(20):11-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与经济为发展轴心,推动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本调研组以新干县为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生态经济的优势与劣势。新干县具有一定的产业区位优势,工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生态经济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等。针对以上这些的问题,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分析了当地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对策,这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整个江西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犬。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正一、生态文明与鄱阳湖城市群生态文明关注人与人关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的城镇体系。生态城市群成为鄱阳湖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有利于鄱阳湖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把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了鄱阻湖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鄱阳湖经济区实际,提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和空间布局,即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旅游业的生态化。为了实现生态化继而从产业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娟  陈实 《改革与战略》2011,27(6):114-116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迫使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向具有生产要素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文章分析了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罗贤勇 《老区建设》2014,(22):36-38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森林植防护效益低下、湿地植被退化加剧、土地沙化呈递增态势、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立法、司法以及执法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提出相关的法律应对策略,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尤琳 《老区建设》2011,(18):30-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包括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相对于一般知识产权,具有权利主体的集体性、时间上的延续性、较强的地域性等特性。由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能够促进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并有利于传统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应当采取合同法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并通过专门法在某些规则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9.
张晓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45-147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一年有余,樟树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区内38个县市之一,生物产业、化工产业的两个基地被列入了规划重点建设,这是樟树市实现跨跃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只要抢抓机遇,主动策应,全面对接,积极融入,就一定能把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