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巨春元 《魅力中国》2014,(24):197-197
上好一节游戏课要让学生知道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兴趣,还要达到锻炼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玩,单纯为了取胜,单纯从兴趣出发。教师在安排的体育游戏内容要注意新颖、有趣,能激发起学生兴趣,使他们通过该体育游戏活动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  相似文献   

2.
蔡斌 《魅力中国》2011,(9):149-14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可见体育课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但在农村,由于条件限制,一些体育场地、体育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创新体育活动场所让学生有地可玩;创新体育活动用具让学生有物可玩;创新体育活动内容让学生玩而不厌。  相似文献   

3.
韩小令 《魅力中国》2010,(34):385-385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4.
昝新林 《魅力中国》2014,(14):244-244
教育与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对其所学的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意义及作用),产生必学的态度,迭到完整的掌握。这是学校各课程教学必须做到的标准模式。学校体育教学尽管有其特殊性,也不能偏离这种模式。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合格有用的人才。针对当今学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不良习惯,体育教师甚感不安和头痛。如何利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解决好这个难题。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三个“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革新 《魅力中国》2010,(19):222-222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扩展了教与学的自由空间。一切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活动中学习锻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较传统体育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新课标的同时保证学生在主体性学习中身体不受到伤害,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问题。根据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经验教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执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在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中,加强医务监督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贾跃飞 《魅力中国》2014,(4):393-393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是全面提升素质要求,所以体育教学也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作用。必须能够结合体育教学的自身特性,针对教学教材以及教学目标要求,综合各个方面因素,真正做到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实现体育教育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史海斌 《魅力中国》2013,(32):278-278
体育游戏是按照特定目的和规则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有着促进身l心健康、培养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等功能。因此,应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特点等选择恰当的游戏项目,将体育游戏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翟兵兵 《魅力中国》2012,(32):114-114
体育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和l心理机能性,提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抓住中职这个阶段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9.
杜恒伟 《老区建设》2012,(10):63-64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其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任兴明 《魅力中国》2010,(18):153-153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雷选锋 《西部大开发》2009,(12):120-120
新的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并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格局。  相似文献   

12.
房娟 《魅力中国》2013,(28):281-281
田径运动是人类最基本活动形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当前田径教学中,对田径教学的育人价值认识不够。从而忽视了田径教学,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校的特点或学生素质,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不但符合新课程的宗旨,而且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田径技能。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性,让其根据影像领悟的技术进行模范示范,教师加以纠正,让其在表现中掌握运动技能。本文分析了当前田径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田径教学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根据幼儿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创建舒适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在艺术活动中、在户外体育游戏、在形式多样操作活动中尝试趣味数学教学,让幼儿在吃喝玩乐中尽情享受"学中玩、玩中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幼儿在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永红 《魅力中国》2010,(34):269-269
从教学目标、观念、内容安排、方法组织等角度发掘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愉快因素,让学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享受由竞争、胜利、成功等带来的愉快体验,以陶冶学生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裔春刚  张建斌 《魅力中国》2011,(10):141-141
如何在新时期的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达到锻炼的目的,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成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恩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钱再临 《魅力中国》2010,(32):281-281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音乐自古就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为了增进健康。音乐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符为物质手段,体现着人的审美感受,凭借着多样的节奏传递美的和谐。我们将这种美妙的听觉艺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增强体育活动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对调节学生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运动给学生带来的疲乏感和提高兴奋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乔洪宇 《魅力中国》2014,(25):221-221
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尽心的教,学生是否努力的学,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就是让教学发挥其渗透德育的功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现阶段初中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贪玩、安全意识差,懒惰、怕苦怕累,不愿学习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渗透功效,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严红英 《魅力中国》2010,(12):62-62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情感的动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形成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崇敬老师,热爱体育的情感氛围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教师获得教学上的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丰富的体育技能;通过创造多样的活动形式全面协调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