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朱同清 《经济师》1996,(3):26-27
九难:中小型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桎梏朱同清中小型国有企业强化管理,必须切实解除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桎梏,笔者认为这种桎梏有九种。(一)、权力到位难。厂长(经理)法定的职权。对大型企业而言被截留的少,基本可以到位,但在中小型企业被截留的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集团经营成败实例透析——赛格集团战略调整的成功尝试●彭明聂颖时下,我国理论界、企业界乃至决策层,均对振兴(搞活)大型国有企业非常关切,尤其对那些由工业主管局或行政性公司翻牌转制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更是颇多微词。本文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着手,通过...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本项目 (一)合作成本。国有大型企业很难一次性出售转让,因此,需要引进一个或多个合作者,企业需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4.
2004年底,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MBO)行为由于存在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叫停。国资委在叫停大型国企MBO的同时,也放缓了中小国企的MBO步伐,为中小国企实行MBO提出了诸如对企业原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严禁自买自卖、必须公开竞价、不得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等条件。  相似文献   

5.
资本运营水平低是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运营的资本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即实现规模效益。探讨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有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以国有企业为核心展开和推进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如某省(陕西省)大中型企业资产占有量达66.6%(其中大型企业占36.l%,中型企业占30.5%),小型企业占33.4%。国有大型企业每户平均占有国有资产总额为2.3亿…  相似文献   

6.
一、国外国有企业组织形式的可借鉴之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我们习惯上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的存在与管理方面也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可借鉴之处。本文对此加以探讨。国际惯例上有哪些国有企业类型?世界各国有多种多样的国有企业,很难找到国有企业的严格定义。但为了统计和比较全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同存异,将其分为三大类,日本和西欧等国也正是如此分类的。(拉马兰德哈姆1991)第一类是“国有国营企业”(PublicUndcrtaking,或Depar-tmentalUndertaking,或…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家人事制度改革,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以及基于3P(岗位、绩效、能力)的分配机制改革为代表,对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人事制度改革首先从移动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讨,现已全方位向大型国企推进,成为大型国企眼前共同的工作重点。本文就大型国企在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挑战,以及笔者在咨询实践中的处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企特性及其战略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公共产权企业)具有不能与普通企业(非公共产权企业)混同的特殊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范围只有深刻认为国有企业的特有性质,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整体有机结全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为国有企业的战略重 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有企业管理的机构、系统、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国有企业管理的机构,系统与观念做了论述,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应通过全国人大向人民负责;应建立有专业水准的企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从国有企业管理系统来看,文章指出科学的管理系统应包括(1)以管理会计报表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2)全面预算评价系统;(3)内部审计系统;(4)企业业绩评价系统;(5)企业经理人评价系统;(6)战略目标和文化系统,文章最后还强调了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五化”弊端(静态)和四大问题(动态)是我国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深层次具体化原因。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需明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两大功能及七个要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理顺国有企业各层次的产权关系,明确各个权利主体,并相应界定产权规则,以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要解决好国有企业产权独立化和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等经济主体的重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厂两制”是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的捷径──宣化采掘机械厂创办合资企业的调查报告王英俊,陈映昱,侯凤山宣化采掘机械厂(以下简称宣采厂)是国家二级、大型二类企业,是机械部生产大中型穿凿设备和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该厂于1987年6月,以“厂内建厂”的方式与美...  相似文献   

12.
面向市场奋力进取开展国际化经营洪可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建总公司在国外承建的工程项目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一批国内企业推向了国际市场,这些企业开始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同时,更多的国内企业也跃跃欲试,争取汇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建...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债权保障和产业重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唐宗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症结在于:(1)对企业承担责任的出资者缺位;(2)企业资本不足和负债过度,负债/权益比率严重失调;(3)存量资产难以流动和重组;(4)国有企业的全国总体规模过大,超出了国家财...  相似文献   

14.
贾晋平  张磊 《经济师》2008,(6):193-194
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大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往往失效,从而导致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如中航油的“陈九霖”事件。文章从大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分析八手,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提出了进行大型国企治理结构创新的原则和措施,并设计了以董事会为权力枢纽的创新性公司治理结构。这种创新设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亮 《经济经纬》2002,(5):44-46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现就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1)建立新的产权制度;(2)改革董事会成员任免方式;(3)加强证券市场对公司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有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成绩不尽如人意。目前不少企业处在困难境地,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艰难。尽管这些均是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进一步加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明确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坚持“三个有利...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总被引:98,自引:3,他引:98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林毅夫蔡李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所存在的各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有从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出...  相似文献   

18.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方面 1.融资环境差,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这是因为:(1)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体系中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实施的,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2)中小企业直接筹资难,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主自筹资金,很少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所以不存在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的可能性。造成稳定性资金支撑力薄弱,使得其权益性资金严重不足,同时又限制了其筹集债务性资金的能力。(3)国家对于鼓励和协助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及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1.融资环境差,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这是因为:(1)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体系中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实施的,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2)中小企业直接筹资难,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主自筹资金,很少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所以不存在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的可能性。造成稳定性资金支撑力薄弱,使得其权益性资金严重不足,同时又限制了其筹集债务性资金的能力。(3)国家对于鼓励和协助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及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国有企业实施的容错机制为切入点研究国有企业创新问题,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纳什均衡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说:(1)正向激励可以提高国企高管的低风险创新激励,但不能提高其高风险创新激励;(2)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的结合可以提高国企高管的高风险创新激励。本文以中央企业建立容错机制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央企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上述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容错机制对竞争性行业和高管年轻化的国有企业的高风险创新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为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优化国有企业容错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