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焕  徐炜 《特区经济》2005,(9):289-291
一、汇率政策传导机制概念的提出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汇率变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和具体措施。其内容包含以下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的决定与调整以及货币的可兑换性问题。汇率政策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通过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呈现加速上涨态势,CPI屡创新高,成为经济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2008年,央行将已实行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国家宏观调控开始致力于抑制通胀。虽然CPI  相似文献   

3.
经济开放度在汇率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虑经济开放度后,汇率调整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增强。研究表明,进口依存度与汇率传导效应正相关,金融开放度与汇率传导效应负相关。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进口依存度、金融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系密切。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合理适度的升值有助于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促进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彤 《辽宁经济》2005,(10):24-24
综观发达国家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遇到汇率升值的压力,汇率必然要随着这种趋势进行调整.当今中国的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时期,所以人民币汇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国际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汇率政策的调整是一柄“双刃剑”,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各方面以及对其他国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有弊。这种利弊常常错综复杂,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很难简单地得出一成不变的结论。因此,汇率政策调整必须十分慎重。  相似文献   

6.
以稳物价、促增长为传统目标的宏观政策要不要以及如何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调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一直存在争议:第一,资本市场的高频联动、金融摩擦、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共同造成资产泡沫的根源、泡沫规模和发展规律在识别上都极端困难.第二,利率渠道、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等传导机制对资产泡沫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本文从资产泡沫的识别和泡...  相似文献   

7.
汇率升值预期与国内资产市场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汇率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资本市场均衡决定,并给出比较静态性质。我们发现,本币升值预期对资产市场的影响不会超过预期货币升值幅度,本币升值速度的提高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不敏感。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升值预期只会使资产的市盈率一次性上涨,资产升值之后将开始逐步下降,并在升值预期结束时回到长期均衡水平。汇率升值过程的不确定性会增加热钱投机的风险,进而降低资本市场的膨胀程度。提高升值速度未必导致更多的热钱流入,当存在资本流入障碍时,更多热钱流入的条件是资本流动速度对利差的凸性。本文预言的资产价格运动趋势和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8.
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但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会通过产业链的价格传导影响上游生产者行为和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当前对以猪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尚不成熟,文章分析了2005~2014年间猪肉产业链的样本数据,识别了猪肉价格短期传导机制中的传导关系、传导途径、传导效率和传导强度,以及猪肉价格的长期调整能力,并提出了理顺猪肉价格传导机制以应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失调程度:1995~200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分析框架下,对1995~2007年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6年第2季度~1998年第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为高估,而1999年第1季度~2005年第3季度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低估。新一轮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实际汇率随着名义汇率的不断升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估。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形下,急需调整逐步升值的汇率政策,避免高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的传导过程。文章首先构建了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模型,并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它更合适地解释了1999年后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后用VAR方法证明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具有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Drawing on the 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d the 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pproache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quilibrium value of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the Malaysian ringgit over the past 25 years. For 2005, when the Malaysian authorities exited from the peg with the US dollar, both models determine a slight undervaluation of the currency. Openness and real GDP per capita have been the main drivers of 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in the past, although non-tradable productivity, government consumption, and net foreign assets have also had a sizable impact.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the limitations of applying the two approaches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VAR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显示,存在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性,但是,传递弹性极低,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要强于消费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且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逐渐衰减。因此,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从紧的货币政策才是医治通胀的良药。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经济效应可以从宏观、微观和金融市场三个层面进行考察。从宏观层面看,汇率改革能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对减少贸易失衡和调整国际收支的作用并不明显,反而由于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大规模资本流入,影响经济金融稳定。从微观层面看.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业等行业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冲击,非贸易品部门则受益于人民币升值,FDI 投资区位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有利于我国转变过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从市场层面看,更大的汇率弹性使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外汇风险上升,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外汇市场发展和推动资本账户开放。  相似文献   

14.
相瑞  陶士贵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32-34,38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adoption of a mor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with inflation targeting has improve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by looking at the Korean case. Using the NATREX model, I estimate the equilibrium real exchange rate of the Won and its misalignment. The unit‐root test for misalignment and the unrestrictive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est show that under a mor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to external shocks has declined.  相似文献   

16.
I. Introduction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has been contentiou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since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 1978.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been strongly constrained and highly politically influenced. Figure 1 depicts US–China trade from 1994 to 2004. US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been far greaterthan US exports to China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US trade deficits with Chin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  相似文献   

17.
张素群  陈嘉威 《特区经济》2013,(11):192-194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与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效应,接着对人民币汇率与广州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为协调和稳定我国房地产价格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静 《特区经济》2010,(6):73-74
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今天,如何应对来自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中国将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合适的时机调整外汇政策,外部压力不会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r of real exchange rates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Using data from both the Bretton Woods and the modern floating periods, we decompose 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into components attributable to supply shocks, real demand shocks, monetary shocks, capital flows shocks, and real oil price shocks.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eal demand shock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under both fixed and flexible rates, while monetary shocks are negligible. Supply and oil price shocks seem to be more important under Bretton Woods, while capital flows shocks seem to explain a relatively higher proportion of 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under the modern floating period.  相似文献   

20.
钟秀琴 《特区经济》2007,224(9):68-69
在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情况包括: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以及在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换中,不涉及补价与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有所不同,而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换中,还要计算应在当期确认的收益。本文试图探讨对于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资产的入账基础采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以及新准则中换入存货的计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