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江津县,近年来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开发性农业,已在10多万亩稻田成功地推行了十种高产增收生产模式,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亩平均收人超千元的目标. 1 、中稻—再生稻—鱼—鸭模式。种一季中稻后,蓄留一季再生稻,同时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放鸭.一般亩产稻谷650公斤左右,鱼50公斤、鸭40只。去年全县已有1.4万多亩稻田实行了这种模式. 2、中稻—再生稻—鱼模式.收割中稻后,蓄留再生稻,并利用沟函养鱼.一般亩产稻谷650公斤以上,鱼50多公斤.目前全县已有8万多亩稻田推行了这种生产经营模式. 3、中稻(鱼)—再生稻(鱼)—小春模式.利用稻谷生长期养鱼,中稻和再生稻收割后,采取半旱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效益是发展稻田养鱼的驱动力如何提高水面的利用率,加快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化?途径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稻田养鱼,对水体综合利用,走多层次的水体开发之路,以求低本高效,却是其中最佳之路。稻田养鱼在南方历史悠久,在黑龙江只是近几年的事。时间虽短,但发展之快已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松花江地区1989年才开始在100亩地进行稻田养鱼的试验,取得了亩产鱼12.65公斤,亩增水稻39.4公斤,增产率为11.9%的好成绩,亩纯增效益(亩产鱼和亩增水稻部分)136.34元;1994年稻田养鱼发展到39.1万亩(比1990年增加了8.25倍),亩产…  相似文献   

3.
种庄稼必须考虑生态经济,农业生态是每个种田户都要注意的问题。在稻田里养鱼就是稻米产区综合利用,一举多得的好形式,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高于单一种水稻的田块。据调查,稻田养鱼有以下十个好处: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青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应坚持动态保护、整体保护和原地保护的原则,其保护内容包括稻田养鱼复合生态系统、农业耕作制度、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农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世界农业遗产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极有可能为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事业和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稻田低密度养鱼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它集农产品消费安全、农民快速增收、稻田地力培肥、农副废弃物资源化于一体,且有三省(省工、省肥、省药)、两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体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特色和精华,即巧妙借用自然力(如养鱼、养鸭等)以实现轻轻松松地种田,既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地处京津周围的河北省,是护卫京津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在这道生态屏障中,森林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5~2009年,河北省每年净增有林地面积保持在1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0.5%以上。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711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39%。全省果树种植面积23157/亩,果品年产量110亿公斤,  相似文献   

7.
近日,从尚义县农业部门爆出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1994年全县1000万公斤蔬菜销往京津、张家口和俄蒙市场。 1994年全县有1700户农民靠种菜摆脱贫困,980户实现小康。 今年全县的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5.5万亩,仅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面积就达6200亩,并在南部河川区、生态开发区、城镇郊区和公路沿线形成规模态势。  相似文献   

8.
江川县1986年人均耕地0.77亩,人均水面0.8亩、年总鱼产量达二百万斤,占全区渔业总产量的42%,水库单产10.5公斤,高于全地区6.57公斤和全省4.78公斤水平、发展渔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为了让水库养鱼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江川县十四个中小一型水库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分析了森林——水土流失——水质——生物饵料——渔业生产间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节水和旱作农业。去年以来,全市新建成节水农田32万亩、旱作农田*68万亩,年节水1亿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有力地保障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认清形势,强化危机意识。廊坊市人均占有自产地表水量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2%和33%,水资源的严重医乏阻碍着农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农业灌溉成本在逐年提高。同时,农业在水、电及人力上的高耗费,也严重阻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此,廊坊市各级党委、政府增强了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  相似文献   

10.
高元昕 《经济视角》2000,(10):30-32
白山市曲家营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项目,概算投资12817万元。整个工程建成达产后,可向市区日供水10.58万吨,年发电1360万KWH,灌溉农田70公顷,养鱼30万尾,年产值2000万元。在p=97%枯水年份向浑江发电厂供水266.38万吨。市区段堤防可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黎城县是个拥有17个乡(镇),14.5万口人,28.3方亩耕地的山区小县。1988年全县种植12.91万亩小麦,总产达到35207吨,平均亩产273公斤,分别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8.99%和15.39%,人均生产小麦265公斤,人均交售小麦26公斤;7800亩油菜,总产155吨,亩产148公斤,分別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5.9%和52.2%,人均生产油菜籽8.65公斤,人均售油菜籽1.75公斤。仅小麦、油菜一项,全县人均收入275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湖县农民在湖、河中搞生态小区围网养鱼获得成功.1989年,围网水面6007亩,捕获成鱼901吨。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料省本的新兴水产养殖方式,为发展大水面生态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最近,在该县召开的苏北里下河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场会议上,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该县发展生态小区围网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选择正常水深在2米左右、水草和浮游生物较为丰富、非水运要道的湖(河)水面,用支架支撑渔网围成若干小区,面积、形状因地制宜,以便利管理和捕捞作业而定。围网时注意尽量利用堤岸、小区相互衔接、加固外围渔网。二、投放大规格鱼种,上、中、下层鱼品种相互  相似文献   

13.
巨鹿县是个传统农业县,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突出培育和发展了以养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串枝红杏、鸭梨、枸杞为主的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鸭梨已发展到3万亩,牛存栏达到462万头,棉花常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串枝红杏5万亩年产量2000万公斤,并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县。枸杞种植面积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年产500万公斤,出口量占全省的80%。 为实现传统农业与市场农业的对接,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该县确定了面向大市场,立足产业化,调整结构铺路,“八种八养”(“八种’即豆、药材、食  相似文献   

14.
我州香蕉生产历史较长,由于病虫害和环境恶化,经几起几落,直到三中全会后的1986年发展到13万亩,产量4400多万公斤,成了大宗商品。去年底,因陡坡开垦,环境恶化,病虫害蔓延,大面积死亡。金平县6万亩,已减到3万亩,河口县3万亩,现只有  相似文献   

15.
谢道勇 《发展研究》1994,(8):12-14,11
一、当前全省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 1.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后,农业生产得到各级各部门的普遍重视,措施比较扎实,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全省早稻实插819.26万亩,基本完成820万亩的计划任务,比去年实际扩大49.76万亩,种值面积增长6.4%。今年全省春收作物而积259万亩,比去年调减8.5万亩,春粮平均亩产174公斤,比去年增产7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湖泊众多,总面积1.2亿亩,占全国内陆水域40%。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在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及蒙新高原。面积大,效量多是我国湖泊特点之一。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该地区共有湖泊4033个,面积为4400万亩。其中1.5万亩以下的计3882个,占96.3%。我国1.2亿亩湖泊水体中有2800万亩是可以发展人工养殖的中小湖泊。利用湖泊发展养鱼,具有不占耕地、不用饵料、劳动生产率高、鱼病少、商品率高、成本低和  相似文献   

17.
江阴是全省13个渔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我们紧紧围绕这个总体目标,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转变方式调优结构,提升"长江鲜"等特种水产优势产业,改造常规鱼等传统产业,发展流通服务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力争成为全省现代渔业发展的先导区和促进渔民增收的示范区。一、现状与成效江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其中常规鱼养殖3.33万亩,特种水产养殖2.37万亩。全市无公害水  相似文献   

18.
罗全国除多瑙河及其它内河外,共有淡水面积38石万公顷,淡水养鱼面积为31,000公顷,渔场的大鱼塘每个30—100公顷,小的10—20公顷,鱼塘产量为2100公斤/公顷·年,水库产员为300公斤/公顷·年。养殖的鱼种主要是鲤鱼,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拜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获得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经过30多年的三北防护体系建设,黑龙江省拜泉县形成了10629个500米&#215;500米农田防护林网格,活立木蓄积量549万立方米,累计治理小流域85条、侵蚀沟1987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70.3%。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素有“十八个一斤,十个一尺”的宁夏灵武长红枣,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种植规模由原来的上千亩迅速发展到3万亩,产量由十几万公斤增加到100多万公斤,种植户的户均收入更高达3万元。而且,当地政府计划要在3年内发展到10万亩,产量增加到3200多万公斤,产值近亿元。然而,当地政府部门领导、专家以及农民都注意到长红枣的发展还存在品牌不响、政策不实、苗源不纯、技术不高、企业不强等问题,要想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还需要在规范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