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国际社会已一致认识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正在以实际行动作出种种努力.但是改革还刚刚开始,构建全球金融新框架和国际金融新秩序任重道远.在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上,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全球金融框架及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呈现"逆全球化"抬头新趋势,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信用机制已无法满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需要。中国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引领区域金融治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具体而言,中国需要秉承促进金融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目标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从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落实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国金融实力的博弈这一基本逻辑贯穿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演进的历史进程。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根本缺陷不在技术层面,而在议事规则、治理结构以及实施效率等非技术层面。美国重构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有其内在的逻辑。尽管由美国主导构建的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拉开了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重构之路依然漫长。当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处于关键的时间窗口,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当在这场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即大国金融利益的博弈中准确定位和充分应对,从而在既定约束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论坛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实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等目标使命的努力。除了每年的年会外.国际金融论坛更加重视集中全球金融精英思想的工作。为此,国际金融论坛在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09,(11):20-21
双方同意延续现有举措以确保强健的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复苏可持续 加强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支持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尽管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所缓和,但是:由本次危机引发的全球新一轮金融体系调整正在深化。如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进一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更加负责任的姿态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课题。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发出的金融最强音。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危机洗礼的金融监管会更稳健、全面,更有效率,全球金融业正在发生制度性的变革。次贷危机之前,持续的放松管制和金融混业经营一度成为全球主流;危机发生后,G20三次峰会则不断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讨论和实践推向深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作为一次范围大、影响面广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使得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困境,整个世界陷入混乱状态,更是引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幅震荡.后疫情时代,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在风险加大的过程中孕育着危机,可能会加速改革中的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基于此,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变和其制度变革为线索,归纳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及其规律;进而分析新冠疫情下国际金融形势,并总结出当代国际金融体系下美元霸权平衡难以为继、全球化没有带来金融分散反而使得金融集中并且金融风险加剧、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等国际金融现状;最后,对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首席财务官》2008,(5):38-45
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在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的同时,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2007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进展顺利,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也取得新进展。在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的同时,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更多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机构,中资证券机构的境外并购和投资也迈出重大步伐,中资保险机构投资国际金融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显著扩大。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继续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格局的发展本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弊端,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弱点,同时也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提供了契机。重构国际金融格局、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进程与全球金融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进程(Basel Process)是指国际清算银行通过其金融监管规则制定机构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各项活动,其宗旨是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全球金融监管标准、程序和准则的框架,对当今全球金融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巴塞尔进程的结构框架、主要特征以及它在促进全球金融治理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08,(12):66-68,71
有人说金融风暴的爆发有其必然性,有人说这只是十年一轮回的经济规律,还有人说危机意味着转机,意味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关于此次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已经不必赘述,但是由这场金融风暴所引发的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塑和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全球金融业走向的影响却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点。 与此次金融风暴一个密切相关的事件——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关于危机和重塑的讨论推向了巅峰。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正确关系?如何加强监管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都是摆在各国元首和央行行长面前急需解决的命题。 本期特别策划全球金融危机专题,由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成果和意义入手,从如何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理性看待金融创新、正确对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讨下一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向这些不同关注角度,希望能为读者展示一个全景式的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策略与行动,记录下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史上又一次重要的金融事件。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问题依然突出,教训尤其深刻。对于我国金融和国际金融体系来说,十分急迫需要应对金融危机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有人说它是金融风暴,也有人说它是金融警钟,警示人们必须加快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兴瑞 《中国外资》2010,(24):33-34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而给全球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商投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作用机制影响全球产业体系。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体系将逐步完成革命性的重构,最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球虚拟经济将很可能结束快速增长转为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而给全球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商投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作用机制影响全球产业体系.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体系将逐步完成革命性的重构,最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将扮演越采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球虚拟经济将很可能结束快速增长转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将全球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控制风险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在G20集团的推动下,金融机构风险税成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热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强化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流,但由于各国金融环境不同,在对大银行是否征收金融机构风险税(代称“银行税”)问题上观点不一。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初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最终酿成"金融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其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纪律等方面的内在缺陷和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危机的破坏力再次严重地刺激了世人的神经,打破了世人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和弊端的容忍度,诱发了新一轮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与行动.中国作为此次危机的重大受害者和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理所应当地以"参赛选手"和"推手"的身份积极参与和推动本轮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