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  相似文献   

3.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本文拟以吉林省集安市为例,谈谈县级市执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情况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财政对农民直接补贴存在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国家转变了农民补贴政策取向,从过去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转变为以对农民直接补贴为主。财政对农民补贴政策效果明显,发挥了积极的政策作用。但从具体执行情况看,现行财政对农民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一)补贴范围界定缺陷粮食直补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通过补贴的形式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严格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的管理,加快中国农民补贴网建设,全面推广对种粮农民补贴“一卡通”或“一折通”,财政部日前修订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管理办法》,从即日起执行。2008年11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新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  相似文献   

6.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把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由过去的暗补改为明补。这项政策实施后,调动了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收入,减少了补贴资金的沉淀和浪费。但是,在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6,(5):70-71
财政部新增125亿资金补贴种粮农民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近日决定新增125亿元补贴资金,对2006年种粮农民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对新增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后,今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总额达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发改委建议将增量外汇储备转  相似文献   

8.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大创新。现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于2004年,是把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实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为支持春耕生产,中央财政于2月4日预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86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政策有关规定尽快向农民兑  相似文献   

11.
对农民实施直接收入补贴是国家对农业补贴政策的重大调整,其意义在于可以此来稳定粮食产量,刺激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并维护其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减轻种粮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200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种粮补贴政策。从安徽省南陵县的情况看,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种粮补贴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一定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粮食“直补”,即将过去通过向流通环节发放补贴,支持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而间接向种粮农民予以补贴的形式.改为将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这种直接补贴方式从2003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推广。由于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具体操作时方法多种多样。据调查,其主要做法,有的地方按计税农田面积补贴;有的地方按计税常量补贴,对此,笔者认为都不完善。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始,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以来,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政策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广大粮农的收入,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符合世贸组织关于粮价不能由政府直接调控的"黄箱政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湖北省近年来对粮农的直补规模逐年增加,补贴方式也不断规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一是在全国范围内从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提供农业信贷担保的方  相似文献   

16.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取向的集中体现和最终着力点,是着眼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把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作为县乡两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细化管理。扎实工作,全县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目前,财政对农民补贴的类别繁多,包括生产补贴类,如粮食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社会保障补贴类,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生活补贴类,如“家电下乡补贴”等20多项。以前农业补贴一直通过价格支持方式来实施,农民不见得亲身体会到。从2004年开始国家转变了农业、农民补贴政策,从过去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转变为财政直接补贴农民为主。补贴政策效果明显:一是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了粮食安全生产。二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三是增强了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四是提高并调动农民消费能力,拉动了农村内需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是提高粮食直补水平,扩大粮食经营规模,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在10亩以下,而且土地零散。为此,一方面,国家财政要继续提高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水平;另  相似文献   

20.
国家种粮直补政策制定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惠农政策。作为粮食直补资金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及时全额将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本文针对邯郸市2004年和2005年国家种粮直补政策及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粮食直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