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本文基于1997~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财政支出的结构变量来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类支出项目的产出弹性系数既有正数也有负数,这说明三大区域的财政支出结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资源配置的扭曲;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性,由于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即使同一类支出顷目在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对经济增长也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估某一项支出是否对经济增长有利,只有把它置于特定的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中才能准确衡量。  相似文献   

2.
许多文献已论证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入手,来研究我国的财政支出项目与GDP的关系,分析财政支出的各个项目对经济的影响,指出当前中性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应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最优政策的选择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中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也有许多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保持较快的速度,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通过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支出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4.
区域财政支出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9--2010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弹性相同,但由于各地级市的软硬件基础条件相异,所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不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且滞后效应明显,在第3年到达最大。并认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区域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支出效果评价体系是达到提高财政支出资金效率,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减小区域经济差异等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方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不仅体现在财政支出的总量上,也体现在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上。本文对武汉市1994—2009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财政支出总量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基础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城市建设维护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企业挖掘改造基金、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多文献已论证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和GDP的相关关系,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尝试探讨存在财政风险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避免财政风险的扩大,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2005年—2008年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空间自相关聚类图及显著性水平图定量地研究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依赖性和异质性;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支出对辽宁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本文提出打破地区间行政限制、加强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国省域间经济收敛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而且也影响了省域之间的经济收敛程度。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体的α收敛和β收敛情况,发现在2003年之前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而2003年之后则出现收敛,同时发现这种收敛的变化与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因此,从调整和优化地方财政支出角度出发,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时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1994-2011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度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投放、政府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优化将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财政支出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福建省9市1999--2010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弹性相同,但由于各地级市的软硬件基础条件相异,所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不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且滞后效...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出结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四部门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依据公共支出与生产性支出之间的不同比例关系而异;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依人力资本存量存量是否达到一定的临界条件而异,而这一作用的大小受制于教育资金中政府投入比重与财政支出中公共支出比重;基础设施投资与公共卫生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正向效应的大小受制于财政支出中公共支出的比重;政府教育投资有助于经济增长,这一作用的大小与教育投资回报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保罗·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并运用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模型作了实证检验,发现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2)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3)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包含人口流动因素的非线性门槛模型对各地区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民生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人口流动因素则是导致这种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区人口流入规模扩大时,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水平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我国仅有少部分地区处于这个区间内,意味着财政资源配置空间失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及建立适应人口跨地区迁移的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应用多种方差分析方法及Tukey检验等相关后续检验方法,将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分权度相结合分析其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交互项对维持性支出比重和社会性支出比重的线性相关值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对维持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社会性支出比重和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各地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时要综合权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