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陪护率以及护理工作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陪护率及工作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入住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心理干预制度、社会干预制度、术后回访制度。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肿瘤内科住院病房护理缺陷、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降低了护理中的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并发VAP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势护理模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00.0%对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ICU并发VAP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行耳鼻喉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疼痛改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耳鼻喉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行腹部外科手术的214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护理满意度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输液治疗的24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和满意度调查表,将其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前的120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96/120),观察组满意度为93%(112/120),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82.76%,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3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耐受率为86.21%,观察组总耐受率为96.67%,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镜检查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的耐受率,促进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认知度评分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可提高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认知度、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9%,病死率为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病死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122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61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4%,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发生呕吐3例,头疼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行LS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LS治疗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可降低DVT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级监控管理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莱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监控管理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率,护理前后腘、股静脉血流速度与运动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率分别为6.00%,1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NIH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7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老年卧床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资料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排痰后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排痰效果较好,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行心理健康教育的50例孕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并对我科同期收治的50例行常规护理的孕期妇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期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期妇女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妇女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0例手术室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眼球穿通伤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球穿通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手术的有效性,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与寒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8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及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适当的体温护理干预,可减少术中低体温与寒战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身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