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决亏损严重企业困境,进行资产结构调整中,全国各地普遍采取了兼并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在搞兼并过程中,违背了经济规律,使兼并步入误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留下的后遗症,引起了不必要的经济秩序混乱,反倒使改革的进程放慢。囫囵吞枣落下“消化不良症”兼并“消化不良症”具体表现:一是被兼并的企业存在大量冗员,兼并方接受冗员后,因分流难度大,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而无法安排,人浮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难以提高,这样被兼并企业亏损的“病毒”就被带到了兼并企业。二是被兼并企业的生产资料被兼并过来后,或因…  相似文献   

2.
“空降兵”这是各个行业对高级人才的一种形象比喻。他们往往身怀绝技,对企业的管理、经营和发展既有熟练、深刻的认识,又具备丰富深厚的实践经验,是求贤若渴的企业最梦寐以求的理想人才。然而,在用人过程中,实际情况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企业和人才能一拍即合,然后相携共同顺利发展,往往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人才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企业在付出高额薪水的成本后,也没能得到所期望的发展。本人通过分析当前企业营销空降兵现象,营销空降兵着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营销空降兵软着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善于“表演”的贪官:他一边高谈阔论“执政党如何经受住考验”,一边大量批发“乌纱帽”:一边接受新华社专访高歌反腐,一边和老板大款们推杯换盏;一边在被告席上振振有词百般狡辩,一边又将法庭当成“讲台”声泪俱下地“忏悔”。  相似文献   

4.
要加大企业兼并力度,“多兼并少破产”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最近特别强调的问题,也是企业面临最难办的“优难胜、劣不汰”的事。究竟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多兼并少破产”,这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所谓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资产通过有偿转计或资产无偿划转的形式,获得其企业全部或部分产权的行为。兼并的主要形式有:购买或兼并、承担债务或兼并、入股或兼并、划转或兼并。前面三种兼并形式,适应不同所有制和同一所有制的企业,而划转兼并国家规定只适应国有企业。不论哪一种兼并形式,兼并企业对兼并企业都将要以…  相似文献   

5.
“汉斯”借“青岛”,火了;“如意”招“康佳”,发了。国全改组应走出“自力更生”的误区,引进外力发展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对国有企业采取兼并破产等形式,是国有企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企业兼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一地区同一部门内以挽救危困企业为主因的行政划转式兼并:另一类是企业以优势互补为前提,本着平等自愿原则。以企业发展为主要动因的经济性兼并。 国企改组大多数采取的是行政划转式兼并。即劣势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同时将劣势企业的债务划转到优势企业的户头上,并进行挂账停息,由优势企业五至…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一年,也是落实纺织、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关键年。在这一年中,消费品工业如何一边“保增长”一边“调结构”?  相似文献   

7.
孙欣 《中国报道》2009,(9):92-93
卖“文化纽扣”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难以绕过的一个阶段,那么,处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一边卖好“文化纽扣”,一边还要“偷师学艺”。  相似文献   

8.
李航 《现代乡镇》2011,(3):20-21
“在面临一缺资金、二缺市场的局面时,民营企业要想明白,究竟是想最后撑不住做垮了,还是去与强势企业重组,不当老板改做一个股东。民营企业要想通,在市场竞争中,兼并别人或被别人兼并,是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9.
受海外兼并风潮影响,日本公司对兼并策略日感兴趣,近年来,据“公平交易委员会”所收到日本商业上报的年兼并,收购数已达1000家,而且仍在上升,另外,年“善意”转让数亦达800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作出横向兼并的理论概述,对我国乘用车产业进行现状描述与市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横向兼并理论对我国乘用车产业兼并重组进行必要性分析,最后列举我国乘用车产业横向兼并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1、横向兼并是中国乘用车产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必然手段;2、横向兼并是我国乘用车产业拥有国际汽车品牌及核心技术的重要途径;3、政府在乘用车资产重组兼并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4、企业文化的融合与企业资产的重组同样重要;5、横向兼并归根到底是要整合多方资源发展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一边是史无前例的电力建设速度,一边又是挥之不去的限电之困;一边是GDP单位能耗降低20%的“中心任务”,一边又是大幅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全社会用电量;一边是“停产避峰”,一边又忙着拆电厂。中国到底是缺电还是电力过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晓慧 《新财经》2010,(11):24-25
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和谐拆迁”,一边是频出的恶性拆迁事件。在中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和谐拆迁”究竟有多难?面对拆迁,村民是否有权说“不”?  相似文献   

13.
“空降兵”与落地企业的文化交锋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似乎所有的交锋又都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败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马飞 《开放潮》2002,(11):56-5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已开始与国外企业进行真正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于是国内企业不惜血本高薪聘请外企职业经理人。惠普中国的李汉生加盟方正,微软中国的吴士宏“下嫁”TCL,目前具有国际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美籍华人何经华就任用友公司总裁。 然而,这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外企管理经验被业界称为“空降兵”的职业经理人的表现却得不到认可:李汉生在方正的调整,吴士宏淡出TCL权力中心,科龙“空降兵”的全线撤离,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长城PC的空降兵何晓强离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陈水扁讲话的背景出发,指出“一边一国”论是“两国论”在政治上的继续,是“台独”势力对大陆公开发出的“独立”警讯,其疯狂性、危害性在于直接威胁到国家的主权和完整,同时,“一边一国”论的抛出,也反映了民进党的被动处境,是“台独”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均没有信心的表现。最后,“一边一国”论只能给两岸人民带来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加大移民限制,在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容忍这一对矛盾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兼并破产是企业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这就为我们上海加大兼并破产力度,促进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推动国企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4):16-16
超级富豪“新种族” 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已存在多年。花旗银行的3位分析师在2005年给投资者的报告中称,世界在走向两个对立的阵营:一边是超级富豪,另一边是所有其他人群。他们把这种经济形态称为“精英购买力主导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第五次全球性兼并浪潮及我国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兼并方兴未艾,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企业兼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无论在认识上还是操作上都存在一些盲点。在企业兼并中政府要不要进行宏观调控,怎样进行宏观调控,便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探讨。一、政府要对企业兼并进行宏观调控(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兼并进行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失业、总量供给与总量需求、滞胀等涉及总量方面的问题,处理“外部不经济”问题,分配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语丝     
杨树荫 《浙江经济》2013,(23):58-58
“前进的道路永远在施工”“前进的道路永远在施工”,这是近来在一些中国人口中新冒出来的时兴话。中国人总是走自己的路,而自己的路“永远在施工”。一边修路,一边还能飞快地前进,这种惊人的速度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