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65岁的老郑依然愁眉不展。“这孩子好动,闹腾的厉害。”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佃头村的老郑一边哄着小孙子,一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别村的小孩都排过铅了,现在在医院里输液(排铅治疗)的20多个小孩都是俺村的。”  相似文献   

2.
唐志军  王玉霞 《发展》2008,(4):10-12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都把新房建到公路附近等交通便利处,致使不少院落、老住宅都是“人去房空”,新房子又把正在耕种的良田侵占。从村外看,新房一排一排,红墙绿瓦;到村里看,旧屋一座一座,残垣断壁,污水肆流!“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革有半人深”,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这种外实内空的“空心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不少地区的农村正在加速走向“空心化”。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当代陕西》2004,(12):41-42,49
在周至县马召镇秦岭山边,虎峪村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当村党支部书记20年的李根生有一句名言:“是共产党员就要有党员的‘德性’!”这看似简单的“德性”二字,李根生把它看得比金子还珍贵。  相似文献   

4.
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由“能人治村”到“富人治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在陕西提起“富人治村”仍是遮遮掩掩,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时逢村委会换届,“富人治村”到底是利是弊?它给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哪些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撒胡椒面”与“扎竹成排”●程建平现在,一些地方总在埋怨搞经济建设缺投入,而对当地出现的搞钱积极、用钱马虎、投入不讲效益现象却不以为然,故而,便出现了两道风景线:一边是需要投入的项目“无米下锅”,患“饥饿症”;一边是效益不好的项目占用大量资金,患“消...  相似文献   

6.
“过去下厨做饭烟熏火燎,累死累活;如今猪场通过管道将沼气无偿送给我们烧饭,既干净卫生,又省钱省心。”在齐埠乡塘背村,村民汪青娇一边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打开沼气灶做饭,一边向笔者讲述着沼气这一绿色能源给她家带来的好处。愉悦的心情如同那淡蓝色的火苗,“滋滋”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兴平市东堡子村,这个七年前出了名的“上访村”,如今却是西北最大的一品红生产基地,村民由此走上了“弃农从商、多业并举”的发展致富之路。 而这一切,都源于高茂堂。是他引来一品红,推动了村上其他产业大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化欣 《当代陕西》2006,(11):24-25,28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级“两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怎样民主处理村务,是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道“大题”。白河县推行村级“两委三中心”的方法,不仅扩充了村“两委”的功能,而且体现出民主治村的种种好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边是行业领军企业,一边是职业打假人,两边都是被告。 王海诉蓝月亮产品添加“致癌物”,蓝月亮反诉王海“侵犯名誉权”——这台双方互诉的跷跷板,  相似文献   

10.
我省选聘的第一批2080名大学生“村官”已仟职一年多时间,第二批3000名大学生“村官”已于2009年8月到村任职。最近,《当代陕西》走近他们,采访了这个群体及其所在的乡、村。  相似文献   

11.
走进树桥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路灯高挂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尤其是那新建成的文化公园,亭台石桥,水流花开,生机盎然。昔日“马湖锅底畈,十年荒九年”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村、市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这巨大的变化是树桥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断进取切实加强村级经济、村庄整治、乡风民俗、社会事业和村级班子“四位一体”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烤烟,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的狄方云就喜笑颜开:“去年种烤烟我收入2.321多元,今年准备再扩大面积……”在树坪村,像狄方云这样因种植烤烟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农户还有不少。党建基地如今已经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金窝窝”。  相似文献   

13.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07,(10):74-75
曾经常常以自己村乃“传说中太上老君炼丹之地”而自豪的西安户县庞光镇西炉丹村(简称炉西村)人,如今却喜欢别人称自己是“建筑村”人,因为是建筑业富了炉西村,也因为是建筑业构建了全村人心中一幅幅和谐幸福的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公司+渔户"式休闲度假村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渔户”式休闲度假村成为我国沿海渔村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成功探索。通过对青岛与威海两地休闲度假村建设情况的实证分析,找出沿海地区“公司+渔户”式休闲度假村的模式框架、发展思路、管理模式,以供沿海地区有条件的渔村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善于“表演”的贪官:他一边高谈阔论“执政党如何经受住考验”,一边大量批发“乌纱帽”:一边接受新华社专访高歌反腐,一边和老板大款们推杯换盏;一边在被告席上振振有词百般狡辩,一边又将法庭当成“讲台”声泪俱下地“忏悔”。  相似文献   

16.
在辽宁沈阳市北郊,一片欧式建筑群与一片片鳞次栉比的农民住宅楼遥相呼应。放眼看去,一行行树木,红色彩砖铺就的人行道、乌黑的柏油路面、漂亮的路灯,都给人一种现代都市之感。具有传统风格的“沈阳第一村”大牌楼,告诉您这里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处处土坯房,一年后排排新瓦舍;一年前雨泥晴灰,一年后油路明亮。通过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的“866”项目建设,大理市下关镇吊草村这个昔日偏远的小村庄,如今有了新模样。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当代陕西》2004,(8):52-53
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的王家砭村,曾经是山多坡多路难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艰难的穷村子。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紧抓机遇,大胆施行“兴农、强工、活商、富民”举措,先后发展村办私营企业20多个,形成“建材、陶瓷、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王家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北京朝阳工商、公安部门在十八里店乡附近的一个“破烂村”里发现一个大型黑豆腐加工厂,首次查获了大量黑“血豆腐”。   日前,朝阳区华威工商所会同当地警方在十八里店乡巡查时,在一个垃圾堆积如山的外来人员聚居村里发现了一个地下豆腐加工厂。笔者走进这个小村落看到,几乎每间出租房前都堆积着大量的垃圾。大猪圈旁的一个巨大棚子便是“豆腐生产车间”,棚子里阴暗、肮脏,架子上堆满了一摞...……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