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涟水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将鳜鱼作为主推品种,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已摸索出以下几种养殖模式,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模式简介1.鱼种池混养这是混养鳜鱼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能进一步提高。(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以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cm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  相似文献   

2.
随着黄颡鱼养殖技术的捉高及消费市场的成熟,养殖黄颡鱼的效益逐步提高,各地区对多种混养黄颡鱼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土要对几种常见的黄颡鱼混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分别介绍其养殖的概况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混养模式及密度 根据养殖情况和要求不同,鳖、鱼混养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主养商品鳖套养商品鱼模式;二是养幼鳖育鱼种。当年越冬模式;三是育后备亲鳖套养商品鱼模式,四是主养成熟亲鳖套养鱼苗模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鱼类混养与互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的水面是立体的,鱼在水体内是分层栖息的,吃食鱼和肥水鱼等多品种混养于同一水体内,对充分利用饵料和水体是有利的。混养就是利用鱼类共生关系和生活水层、食性的差异来提高水体生产力。一、混养的由来我国的混养是与青、草、鲢、鳙等河流产卵鱼类的养殖同时发生的,这几种鱼的产卵场和产卵期大致相同,当采捕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时,总是同时被采到。因此,开始时无意识地进行混养,以及在这种无意识的混养之后、根据实践经验,又提高到了有意误识的混养。混养已成为我国“八字精养法”重要组成部分。混养是我国淡水鱼养殖技术的中心内容,从养鱼…  相似文献   

5.
鱼、鳖混养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因其经济效益超过常规养鱼的几倍,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条件适合的地方广为推广应用。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养不好、养不大、养不成等不良现象。笔者通过考察分析后发现,这与一些地方没有抓好鱼、鳖混养的几项关键措施有关。为此,将鱼、鳖混养中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贵刊今年第19期登载的湖北潘立兵同志写的《蟹鱼混养忌养虾》一文,读后有感。在江苏上海一带的读者中也引起了不同反响。此文可能会给广大养殖户,特别是一些新发展的养殖户一个误导。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广大水产养殖户都不推自广地接受了蟹虾混养模式,而且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蟹虾混养好处: 一、蟹虾属于同一种底栖动物,它们之间的生活习性相同,摄食的饵料品种也基本相同。蟹虾的经济价值都很高。因此蟹虾混养与蟹鱼混养利大于弊。根据我站的实践和调查,蟹虾混养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蟹池混养虾类,贵刊曾在读者中进行多方面探讨。有人认为蟹池忌养虾,也有人认为蟹池混养虾,经济效益显著。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蟹池混养虾是可行的,一般亩产蟹45千克的蟹池,可生产青虾12—15千克,亩增效益600元以上,但蟹池混养虾类,须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海水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虾、梭子蟹、螠蛏的池塘混养,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高产、高效的养殖新格局。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虾、梭子蟹、螠蛏混养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混养是水产养殖一个专用术语。该概念最早出自范蠡的《陶朱公养鱼经》,这就是鱼鳖混养,即主养鲤鱼混养一定数量的中华鳖,由此发展成为鱼虾鳖混养,甚至进一步变化为生态综合种养。该技术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分类学、生理学和生态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中之一就是运用到海水和河口地区池塘养殖中。例如在粤东地区兴起的以斑节对虾养殖为中心,配套混养青蟹、黄鳍鲷、鲻鱼、梭鱼等鱼  相似文献   

10.
1采取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效益的重要前提多年来,多数养殖户都是采取鱼蟹混养的方式,忽视了鱼、蟹在食性、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混养存在以下几方面矛盾:一是水质要求肥瘦对立,水深、水温也不一样;二是饵料投喂品种、方式不同,且鱼争食较强;三是病害防治难以解决,部分鱼病用药对蟹有影响;四是有些鱼类是螃蟹天敌,特别是甲鱼、乌鳢、鲤鱼等等,如与这类鱼混养,蜕壳后的蟹容易成为鱼的饵料。由于这几方面矛盾,往往顾此失彼,给管理造成较大困难,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而单纯养蟹就可以避免这些矛盾,便于管理。所以,摒弃过去鱼蟹混养的模…  相似文献   

11.
<正> 八字养鱼经中“混”字,说的鱼类混养,有异种即多品种5种——8种或更多种鱼类的混养,从栖息习性来看,充分利用立体水层,各居其所,增加放养,提高产量。从食性来看,充分利用池中各种食料,各食其所,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还有更深层的混养,同种异龄,同龄不同规格的混养,以生物学观点来看,虽没有什么互利,但是可以生产部分鱼种,供翌年放养需要,并为轮捕  相似文献   

12.
<正> <三>混养类型和混养比例 1、混养类型:池塘养鱼一般都混养7—8种鱼类,高产池塘多数是10种以上,其中以1—2种鱼为主,称“主体鱼”,在数量或重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作或较少专门管理,依靠取食部分投喂给主体鱼的饲料或池中的有机碎屑和天然食料生物而成长。主体鱼固然是饲养的主要对象,对提高产量起着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龙虾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在我场已进行了三年。三年中我场逐步摸索出河蟹套养龙虾、龙虾与鱼种混养、藕塘套养殖龙虾等几种池塘养殖模式,养殖的效益在不断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正>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与密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的的有效措施。一、多种鱼类混养密养的几大优点1、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由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有所  相似文献   

15.
<正> 通过我乡几年来养殖蟹虾混养和单养河蟹相比,事实表明蟹池中混养青虾好处多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饵料利用方面,因为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所以青虾只能吃投喂河蟹多的剩余饵  相似文献   

16.
混养是指不同品种的鱼或不同规格的鱼放在同一个水体中养殖。其中包括同种异龄混养、异种混养、异种异龄混养。鱼种培育阶段多采用同种异龄或异种混养类型,成鱼养殖阶段则多采用异种异龄混养类型,轮捕轮放和一次放足、多次捕捞、成鱼池套养鱼种是池塘养殖中常采用的混养方式。鱼类混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充分利用鱼类混养的优点,克服混养的缺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鸭混养是利用鱼、鸭互利共生原则进行池塘生态养殖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上鸭下鱼、鲜鱼鸭蛋双收的生态效果。现介绍池塘鱼鸭混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正> 江苏省大丰市读者陈凡来函:“请问在南方大口鲶的成鱼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答:南方大口鲶的成鱼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池塘混养 在野杂鱼较多的食用鱼池或亲鱼池中混养大口鲶,不另增加投饵,放养量根据鱼池条件和饵料状况而定,通常667平方米投放10厘米规格的鱼种30—40尾,年终可产尾重0.5公斤以上商品大口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县1999年实施的省5万亩“池塘混养青虾技术”推广项目,经测产获得平均亩产鱼310.3kg、蟹18.9kg、虾20.5kg,亩效益1372.1元的好收成。我们初步摸索和掌握的池塘混养青虾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在湖北省鄂州市东沟镇,村民们都笑张明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鄂州养殖珍珠第一人,张明俊在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好政策,在承包的几十亩鱼塘中实施鱼珠混养,以科技为依托,很快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