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已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方面的重要任务。我国“十二五”期间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者的共识。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因素繁多,在校期间激发和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激情和能力,特别是高职大学生,更要从分析其就业创业能力特点入手,以提升法律素养和能力作为带动学生各项就业创业能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创业教育的目的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构建以创业思想、创业氛围、创业技巧和创业认证为主要内容的创业体系,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只有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到一条促进大学生就业之路。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应该将就业和创业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同时,社会各个层面还应该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通过完善就业服务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并借鉴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革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双创竞赛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建立支持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的全方位生态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是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思想和需求,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为例,通过调研,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创业开始变得热门。本文主要以皖西学院为例,深刻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并总结出导致其创业失败率高的原因,包括创业项目缺乏可操作性、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历与经验、缺少项目融资渠道等等。并通过认真分析,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创业和创业项目,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实行实习和兼职、学习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改革,以及拓宽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渠道等措施来进一步促进在校大学生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当今高校毕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其就业压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制约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因素,应采取帮助艺术类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择业理念、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逐渐规范、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导、促进其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课题组”对武汉市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态、就业观念、就业行为积极,学校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逐渐增强,选择创业时机更趋理性。  相似文献   

9.
创业实训是从创业培训向创业和就业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培训的一种实战模式。加强创业实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辅导,使其深入了解具体创业项目,增强创业感性认识,提升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研究影响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寻求完善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的新思路,提出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