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的会计原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的种种规范是会计信息生产的原则,在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原则具有天然的联系。本文拟对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的会计原则体系作以下一些探讨。一、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原则1.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有用的特征,即指会计信息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主要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辅以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其他特征。成本效益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2.会计原则。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通常指财务会计原则,是财务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基本法则。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对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做出的规范,财务会计原则是为了满足其质量特征要求而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约束。之所以既要规范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又要约束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是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工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财务会计原则对多项财务会计工作或多个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起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以财务会计假设为前提,为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提供指导。3.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会计信息这种最终产品的要求,那么会计原则就是保证该产品合格的条...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会计事项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会计人员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在会计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里,会计职业道德已成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应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会计的公正性。会计的公正性就是指会计工作不应该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会计报表不应专门为任何特定个人或集团服务,而应当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益。会计人员尤其不应屈从于企业的管理当局或业主——他们可能对会计程序的选择有更显著的影响。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但处于这个信息系统两端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地位具有很大的不对称性。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但事实上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所获取会计信息的多少、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都取决于企业会计信息提供者。所以,会计人员作为中介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正,不要因为本身受雇于企业而忽视了广大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要求。2.会计的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会计人员应该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如实地、及时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便...  相似文献   

3.
陈刚 《全国商情》2011,(5):52-54
谨慎性原则也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当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企业应当采用谨慎的态度,对经济业务进行审慎的确认和计量。无论是资产还是可能的收益,都不能过高估计,而负债和费用也不能予以低估或忽略。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无法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其结果是可能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在此情况下,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谨慎性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即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谨慎性原则的措施。具体研究结论为:完善资产信息和健全价格市场;科学合理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完善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上几项措施是为了促进谨慎性原则的有效运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的质量自复式账簿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关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应予规范的要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明确指出相关性与可靠性应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核心质量特征,这无疑对其后的会计准则与规范的制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以传统会计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面向过去的质量要求,而相关性又是服务于投资者经济决策、面向未来的质量要求,二者有时会相互矛盾,发生难以决定取舍的冲突。会计学界长期为二者谁主谁次争论不休。本文拟对会计信息的核心质量特征从全新的角度加以考察,并做出新的阐释,力求使会计信息的核心质量特征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概念。一、会计信息可靠性涵义的重新界定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其中又包含了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与中立性。但问题是,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与实现原则的基础上,对于当今信息...  相似文献   

5.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主要质量构成,它们不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所要做出的具体决策相关,而且还与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联。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公允价值信息一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或者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反思和重构就成为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磊  马元驹 《新智慧》2005,(11):5-6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对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做出了具体规定(葛家澍,2003)。  相似文献   

7.
会计环境是会计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化教育、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的总称。会计信息质量是指财务会计信息应具有或达到什么特征,才能完成其具体或基本的会计目标。本着重分析了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影响,研究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揭示了影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深层原因,不仅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构建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伍维萍  朱青 《新智慧》2005,(10):8-9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中立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它是指所报告的信息不存在企图取得预定结果或诱发特定形式行为的偏向。这与英国会计中的真实公允观念相类似。作为生成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会计准则的中立性是指会计准则对所有人员保持价值中立、不偏不倚;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不受特定主体(比如制定者、经营者、注册会计师等)的操纵。具体来说,在制定或实施会计准则时,应当主要关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偏重新规则对特定利益者的影响;在对各种可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时应持中立态度,做到不抱偏见,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一直在困扰着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网络会计的实施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指出了一条途径.网络会计具有许多优势,如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等,必定能够增强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可靠性、及时性,从而提高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三个方面。人力资源是企业全部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会计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遵守相关的原则,并注意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并重,通过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两种方式将有关会计信息传递给相关信息使用者。  相似文献   

11.
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会计原则和具体会计方法 ,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法规既定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本文主要就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关系作以下辨析。一、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其外部使用者必须获得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据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会计信息生成于企业内部 ,企业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 ,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有必要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与输出提出管制要求。这种管制以会计准则的形式表现出来 ,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 ,也必须以会计准则为空间限度。这样 ,会计准则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反映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的意志 ,而且体现出企业外部的利益要求。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1.会计准则的利益导向影响。会计准则的利益导向是指会计准则主要维护哪一个集团的利益。例如 ,投资者主导型会计准则主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纳税主导型会计准则主要维护政府的利益等。会计准则的利益导向直接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立场。在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心的准则体系下 ,企业想...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中,决策有用性是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它主要表现为相关性、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它们同时影响和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无疑推动着会计改革的发展。对此,本文围绕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需求结构、需求质量三方面的变化来讨论会计的改革。具体来看, (1) 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多元化和平等化格局对会计准则改革提出了要求;(2)信息使用者由财务信息、历史信息、整体信息向非财务信息、未来信息及分部信息的关注要求在增大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同时, 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 (3) 多元化信息需求主体的介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为了达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说明书》———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文就两者的异同点作一简要比较。一、逻辑体系结构比较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分级体系,它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概括。整个质量特征体系以“决策有用性”为核心,由“相关性”和“可靠性”组成。在合乎“效益>成本”和“重要性”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二者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将“可比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将“可理解性”设为用户(决策者)和针对决策的各种信息质量特征的桥梁。然后,进一步将相关性分为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分为可核性、中立性和真实性。相比之下,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一系列平行的条款所构成,各部分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缺乏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架。二、构成内容比较两者基本构成内容相同,都强调可理解性(明晰性)、及时性、如实反映(真实性)、可比性、重要性及有用性。它们体现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及会计目标———决...  相似文献   

15.
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统一化趋势,最早出现在美国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于1994年的詹金斯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1994)中,这与当时美国企业受到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冲击后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状况相适应。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 SC)都曾作了大量关于如何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研究,提出了将管理会计信息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及构建实质会计等意见,但迄今为止尚无定论。本文并不欲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如何协调的具体操作细节作深入研究,而仅对网络经济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性作初步的探讨。结合网络经济的特征与企业形态的变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趋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区别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的最主要原因。管理会计定位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则定位在对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但在网络经济下,管理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会逐渐趋同。首先是因为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传统企业内部结构的扁平化、分权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虚拟企业中投资者与管理者的一体化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对国有及其他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物征。文章认为,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失真是全学术界、实业界、政界(特别是最高决策层)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笔者从引发会计风险的宏观因素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略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改进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浪潮,来自学术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会计职业界普遍认为: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因此,改革的目标,把会计信息相关性放在了首位。而在我国,由于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会计界似乎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重新认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对于迎接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完善会计准则,以及正确认识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1.相关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相关性包括以下几点涵义:①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②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指将相关的信息输入预测过程,从而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③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要在信息失去其决策作用前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变成为不相关。而我国仅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相比而言,可以说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重要质量特征在我国是缺位的,至少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 2.可靠性。根据DeSC和FASB...  相似文献   

19.
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应该综合“信息中立”和“经济后果”两方面。一方面,以“信息中立”为主,即强调会计准则的中立性,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以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制定还应当考虑到经济后果,不同的会计准则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融入到世界的经济发展当中,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时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被企业称为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保证其合理,会计人员应该选择不虚增利润、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来进行账目的处理,要做到不能高估资产和收入,不能低估负债和费用。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企业会计的账目处理非常重要,企业会计如何在日常做账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需要探讨的。本文首先概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并且提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