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元经济”的概念。“二元经济”是指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结构特征:一方面是庞大的、使用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传统部门,或农业部门;另一方面是采用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部门。随着现代化生产、分配和流通组织的建立,现代部门在逐渐扩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部门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过程,或者直观地说,就是劳动力不断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编后语     
为方便读者,我们将文章中所提到的外国发展经济货币理论简介如下: 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又称“无限剩余劳动”模式,首先由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后来由拉尼斯和约翰·费加以发展。这种理论从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出发,即国民经济中具有两种结构不同的部门:仅足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1.经济发展的二个缺口五十、六十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把民族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位置上,并以此来制定政府的内、外经济政策。其理论根据是: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人口,只有工业部门才能把这部分闲置劳动力吸收到生产过程中来,扩大就业,增加生产,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二,替代进口工业的发展可以在经济上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独立。由于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工业发展同时又要求有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等等,所以资金紧缺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能,同时又兼顾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取向,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趋势,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农业扶持与保护的基本概念 农业扶持与保护(简称农业保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现象,是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行为。将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生产资料、资金、人才、劳动力、科学技术等)从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到农业部门去,这对农业发展是有利的,称为“农业正保护”;把农业部门的资源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或抽取农业部门的剩余给非农产业部门,这对发展是不利的,称为“农业负保护”;  相似文献   

6.
江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他的《各国的经济增长》(1966年)等著作中,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的变化趋势作过详细的研究,尤其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化作过很好的描述。他指出: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把世界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差…  相似文献   

7.
周娟 《中国外资》2008,(5):134-135
近年来工业部门的实力不断增强,利润额持续上升,为财政收入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使得财政有能力去支持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建设。工业部门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是密不可分的现行的支农政策会增加农业部门的收入,劳动力在农业、工业部门间的配置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二元经济的数理模型研究以工补农的财政政策影响失业率途径及结果。并得盛了在税收较低条件下,存在最优的转移支付比例使得失业率达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一、"民工荒"凸显"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1."刘易斯拐点"往往先于"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的概念极易混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刘易斯拐点是讲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实际工资不会上涨。直到工业化将剩余劳动力吸纳干净,此时若要继续吸  相似文献   

9.
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思想,修正了外生技术进步假设,建立了一个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封闭模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部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速度.实现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但是,受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配置资本内在机制的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在部门之间会出现流动性失衡,而这种失衡最终会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研究还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促进二元经济的良性转化,但受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的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受农业部门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和非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视角 一般来说,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收入差距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的理论解释有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即经济增长观和对外依赖观.经济增长观建立在传统的边际产品经济学基础之上,认为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收入差距,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内生的,这种观点的代表就是著名的Kuznets倒U曲线假说.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民工荒等问题.民工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学术界看待中国刘易斯拐点存在争议,我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中国并持续一段时间,针对刘易斯拐点到来以后劳动力不足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从国情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易斯拐点"的迫近,对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福建工业影响显著,突出表现为福建工业企业工资水平上涨加快和劳动生产率相对全国差距越来越大。为摆脱"刘易斯拐点"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建议释放二次人口红利,创造福建产业升级缓冲期;创新制度安排,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刘易斯拐点是这样一个触发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达一定阶段,已不再严重过剩,城市只有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才能吸引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与工资上涨相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政策含义。否定刘易斯模型的托达罗模型导致了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经济增长低效率和经济结构低级化等消极后果。走出托达罗困境的可行选择 ,是经过修正和补充的刘易斯模型的复归。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换 ,经济发展理论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但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今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其主要现象就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矛盾等。解决这一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这一理论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却遇到了“民工荒”现实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出发,在对农民工进城打工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我国由“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增加农民工收入和减少其成本方面探讨解决目前“民工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转折点”是什么?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返乡潮”、 “技工荒”、“涨薪潮”经济现象是否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这一阶段?本文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相关理论,针对我国出现刘易斯转折点问题涉及到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了学者们在该领域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并对其争议做简要的评述,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编     
<正>韩俊:中国没有出现劳动力全面短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四川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上指出,关于"刘易斯拐点(指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没有根据,中国还没有到劳动力全面短缺的时候。他介绍说,2009年工资性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而国家各类补贴的比重仍仅为3%左右。因此,提高农村转移就业,仍是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进程的提高,必然会产生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方式等决定着较长时期内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发展。运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可以深入分析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动机及存在的问题,对探索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