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邹璐 《证券导刊》2012,(30):21-22
经过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之后,经济复苏的信号初现,但是市场仍然悲观。地方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接力中央,预计下半年经济温和回升,企业盈利逐步改善。当前指数仍处于底部区域,下行风险有限,建议适当提高仓位,加大早周期行业的配置。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融危机对仪征市外向型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但由于不少企业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加之国家4万亿“救市”计划及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打开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涉外经济已经出现“机“遇,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周勇 《证券导刊》2008,(13):74-75
随着通胀加剧,资源价格上涨给工业企业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行业层面尽显无疑,预计原材料提价之后,上半年利润主要向原材料行业集中,工业品继续承受成本压力;下半年利润向能源和公用事业转移,原材料行业景气高点渐次出现;消费品整体利润增长较为稳定,非制造业路径下的行业依然处于上升景气之中。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初,在遭遇"毒奶粉"和"公关门"后,国内的乳业企业又面临新的尴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持续的原奶、食品添加剂通胀压力下,乳业巨子伊利股份尚且出现了收入上升,利润反而大幅下降的局面,更何况中小型的乳业企业还备受着融资困难内忧、经营环境加剧恶劣外患的煎熬。较之于行业的巨头,中小乳业企业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直面企业经营的极刑——倒闭。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乳业,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又何尝不是在夹缝中过日子?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民营企  相似文献   

5.
套期保值工具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给所有企业生产、销售计划带来很大困难,企业经营对衍生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的需要会进一步增强,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必须利用衍生品做套期保值,以对冲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及锁定成本和预期利润,保证经营计划顺利完成,衍生品规避风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0年,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对内蒙古自治区255户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企业利润增幅趋稳回调;内销市场活跃,外销市场稳步回升;信贷资金供给环境宽松,企业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预期原材料、生产资料价格仍将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7.
2009年,湖南丰要行业食业经营发展并未象人们预期的那样悲观,国家连续儿轮经济刺激政策已在我省部分行业企业产生积极效应,企业努力抵御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了生产经营大幅回落,并在困境中实现盈利增长.  相似文献   

8.
两税合并对各行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末,内资企业期盼了许久的“两税合并”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规定,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对外资企业的过渡期设定在3~5年,并将税收优惠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地区优惠为辅。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不同行业而言,两税合并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对于享受外资以及地区优惠政策的行业,可能会造成税负的实际增长,从而对利润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那些高新技术产业或者其他国家扶持的产业,可能将继续享受税收优惠,税制的改革影响不大;而对于所得税税率为33%的大多数行业,可能部分会享受到实际税负降低,提升行业的税后利润。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近期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蔚 《银行家》2005,(6):106-109
原材料价格上涨冲击中国经济2005年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价格整体上将高位运行,受此影响,国内初级原材料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并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一路走高。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费品价格刚性与生产资料涨价形成的“价格铁钳”,使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难以向最终消费品价格上转嫁不断提高的成本。这大大削减了企业的利润边界。一旦企业盈利状况受损,利润风险将进一步向银行的金融风险渗透,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形成企业快速扩容后大批破产带来的不良资产累积。  相似文献   

10.
郭莉  毛欢喜 《投资北京》2009,(10):14-18
在举国殷切迎接新中国60周年华诞和应对经济下滑的氛围中,一种忧虑正在悄然滋生。在中央4万亿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光环下,这种声音并不十分悦耳,但却真实而耐人寻味。“国进民退”,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被频频提及的。在北京,随着820亿政府投资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打造“千亿企业集团”步子的加快和“国有地王”的频繁出现,“国进民退”相关的议题也在各界热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和10项“保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陆续出台了12个区域振兴规划,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复苏并积极向好发展。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胡文洲  史祺 《证券导刊》2009,(13):69-70
09年2季度以后,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将对工程机械产品需求产生很大影响。估计今后几个月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将继续增长。我国政府巨额基建投资计划将大幅提升工程机械行业09年盈利前景及估值水平。  相似文献   

13.
财经资讯     
《证券导刊》2009,(14):5-8
数字日本推出15.4万亿刺激计划日本推15.4万亿刺激计划,专设预防股市急跌对策。日本执政党今天将正式宣布一项总额高达15.4万亿日元(约1544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日本媒体称,这将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据悉,方案中有一项专门防止股市急剧下跌的对策,执政党希  相似文献   

14.
随着4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出和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启动,我国前四个月的新增贷款高速猛增,同时,周期性行业陷入衰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市场上关于通货膨胀的隐忧不断加重。虽然短期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的隐忧确实存在。警惕通胀,并时刻准备着。  相似文献   

15.
刘煜辉 《金融博览》2009,(14):22-25
随着4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出和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启动,我国前四个月的新增贷款高速猛增,同时,周期性行业陷入衰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市场上关于通货膨胀的隐忧不断加重。虽然短期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的隐忧确实存在。警惕通胀,并时刻准备着。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经济规划频出看中国经济变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夫 《金融博览》2010,(1):18-18
2009年,国家先后批复了9个区域发展规划,出台了11个产业振兴计划。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如此多的规划和计划,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及要素价格变化,将影响整个经济大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成本问题是当今中国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汇率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急剧波动,成为中国企业成本优势不再的直接原因,而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使得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企业必须目光向内,重新构建自身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将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李江 《证券导刊》2009,(18):54-57
自去年年底中央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相继推出,对经济回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海西经济区的振兴规划,是此前各项政策的延续与深入。"两会"期间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信息,就曾引起广泛关注。专家认为,这既是保增长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必将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9.
何翔 《证券导刊》2009,(23):31-31
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实,充裕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逐渐体现。资产价格上升,企业效应好转,使得经济逐渐走出通缩,这个过程也将推动市场估值的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20.
去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为此我们对吉林市8户外向型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给吉林市的进出口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有原材料、设备、技术等进口且进口数量较大的企业,消极影响尚不明朗;对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或是进口远远小于出口的行业来说,将会直接加大其产品的出口成本,挤压其利润空间;对进出口持平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