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镇银行的建立,对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找准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并根据其定位找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破解,对于保证其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是我国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共成立了23家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整体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在融资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各村镇银行应找准定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亦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条例,帮助村镇银行发展步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与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镇银行的成立被视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试点银行普遍遭遇了发展困境。本文对村镇银行试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即多渠道筹集资金,确定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建设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实行差别监管、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县域金融发展滞后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有助于弥补县域金融供给不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探寻了村镇银行在支持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银监会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坚持“低门槛,严监管”原则,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试点开展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进展,但监管部门在实际监管和操作中,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对设立村镇银行的监管前景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是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弥补我国农村金融空白、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等问题。但从孝感市几家村镇银行的调研中发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点单一、定位偏离、竞争力差、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村镇银行的内部完善和监管部门的外部支持,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蒋旭 《山西农经》2021,(1):187-189
随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提出了促进农村发展的金融战略,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将更多金融相关资源配置到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满足乡村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两方面分析农村金融的特点。通过研究四川省不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及其提供的“三农”金融产品,分析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足之处,提出村镇银行加强研究“三农”金融产品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配套支持。村镇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力军,有效填补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与不足,对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分析研究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径,以期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村镇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村镇银行是我国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共成立了23家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整体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在融资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各村镇银行应找准定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亦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条例,帮助村镇银行发展步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投资多元、种类多样,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改进和加强农村和城镇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以来,从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可以看到,一些原本处于民间金融范畴的金融活动有了发展的政策依据,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以及小额信贷公司等机构逐渐步入正规金融行列,在国内开始大范围试点。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之际,农村非盈利小额信贷,  相似文献   

12.
金融网点进社区、入村镇,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及社区金融服务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联社、上海农商银行等为代表的一批金融机构,立足于改善社区金融环境,加大金融对"三农"服务力度,探索金融服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六省(区)的农村地区试点后扩大到其它25个省、市、区已历时两年。村镇银行发展伯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吉林、浙江等地几家有一定影响的村镇银行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随着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成立,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下子涌现出不少新生力量: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甘肃省庆阳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商惠农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在全国几个试点省份农村地区诞生。 本期焦点透视将把目光对准这些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解读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将为农信社发展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07,(3):45-45
[据新华社讯]2007年3月1日或许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金融史的日子. 这一天,一批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从纸面走入了现实-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现实障碍,并探讨新时期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柳松  林贤明 《南方农村》2011,27(2):62-65
摘要:作为农村金融新一轮制度变迁标志的村镇银行正陷入传统农村金融中介发展的规模误区之中。本文通过考察村镇银行规模扩张的现状和剖析其中的内在动因.探讨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小型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和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得出村镇银行只能进行适度规模扩张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了调整政策目标、转变经营理念及优化金融服务等转变村镇银行规模扩张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在特定地区以特定的产品服务特定的人群。然而,现实中村镇银行却面临严峻的"瞄不准"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政策初衷,也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自2006年银监会发布改革新政准入村镇银行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来,村镇银行的发展已经10年了。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412家,其中开业1371家,筹建41家。村镇银行不仅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三农"和小微的重要力量,也在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方面被寄予厚望。根据《村镇银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末,基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收入低、风险大的判断,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农村金融网点面临覆盖率低、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困境.为了给农村金融"补血",银监会2006年底在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进行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试点.截至2009年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6月末.我国已核准开业村镇银行214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的发展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07,(2):18-18
据《南方周末》报导:今年3月1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开业。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等领导出席开业典礼。这个村镇银行是由南充市商业银行发起,五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该行从事的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等。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惠民村镇银行的成立走过了一条长路。在此之前,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体系形成了尖金字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