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困扰土地管理的重大问题.针对集体建设用地大量隐性流转产生的弊端,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都在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模式.2011年9月,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从地方立法层面进一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也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出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确定第一批包括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共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2018年4月~7月,部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北京、杭州、厦门、郑州、武汉、广州等试点城市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掌握了各试点城市工作进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笔  相似文献   

3.
基于调研事实,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相关主体优化用地意识不强、宅基地和产业用地粗放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监管缺失等问题,指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乡村振兴等乡村发展新战略,从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供给侧改革、建设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强化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管理3个方面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优化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市场失灵与其政策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陷于困境的制度之源,探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政策矫正。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和交易费用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限制不当以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残缺提升了市场交易费用,减弱了当事人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供求,影响了交易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必须"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在明晰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权利,从消除制度障碍、明晰土地产权等角度克服中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日益凸显,流转大量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法律却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导致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失序与混乱。本文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一种制度创新,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策。  相似文献   

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影响效应及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的深层次问题,疏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通道.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国家垄断、对土地市场供应和收入模式产生的冲击和重要影响;讨论现行制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用途限制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界定等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成的制约作用.认为应该对未来城乡土地市场进行重新认识和构建,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规定,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真正纳入到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城市的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及归纳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效益进行重点探讨,提出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益最大化的对策建议。现存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主要着眼于问题的归纳及试点工作带来的初步成效,忽视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效益分析。本文意在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效益分析,提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对策建议,真正实现流转于民有利。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混乱,而现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理论与方法缺陷。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内容不健全、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空间描述为主等问题。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跳出传统土地管理相关理论,多学科交叉,探索地理学、经济学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框架;基于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优化配置的思路,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动力模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相互影响模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模型,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协调机制、城乡联系机制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优化3方面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9.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已不可遏止。然而,由于当前的法律法规对集体建设用地的限制使其在流转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入市流转中的法律法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文章试图从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法律空间及可行性入手,提出了有关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法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等因素出发,结合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制度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具体来看,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地管制水平以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模显著正相关,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程;并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加强流转的规范管理应该从多方面着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从而保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异化与法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乡镇集体建设用地有必要在制度上正本清源。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就是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它并不是真正的集体建设用地,而是由乡镇政府代管的所谓的集体建设用地,但本质上应该属于国家建设用地。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乡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方式属于申请、审批的设立方式,体现的是一种超强性土地征收的立法精神,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行"去超强化"。现行法律所做的有关集体土地所有权转归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规定体现了物权法的固有性要求,但是实属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2.
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取向已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处于失效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公共政策必须重新定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促进土地市场发育。同时,基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与管理力度以消除市场失灵。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公共政策重新定位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1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法律上确定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市场配置集体建设用地过程中 ,集体建设用地只需符合规划并合法取得。集体土地产权界定是搞好土地市场配置的基本前提 ,而依产权关系和引致土地增值的投资所有者关系分配建设用地收益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中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过程中,建设用地价格的上升、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以及宪法秩序的改变,导致了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权利的需求.农民采取黑市流转、变相流转等方式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地方政府有很强的改革意愿,突破了中央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中央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供给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在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之前,由于放开流转给耕地保护和国有土地市场带来冲击,不能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在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之后,由于中央政府在地方推动的制度变迁中分享了收益,同时维持原有制度安排的成本太高,中央政府开始逐渐承认并主动推进地方政府发起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各地实际情况的分析,在总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市概念和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入市范围狭窄、持续性不能保障、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和尚不允许进入商品房市场等结论.从规划、供地和法律法规方面提出了合理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三类,宅基地、公共设施和公益性用地,经营性用地,也就是乡镇企业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必须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才能允许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揭东县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还没有开展,而隐蔽性流转却普遍存在,本文在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性和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集体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系统论问题,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应该是土地系统中两个平等的子系统.从系统的角度通过分析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应当遵循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集体建设用地的主要使用者,其行为选择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苏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用地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到数据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对企业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法人代表年龄、企业用地面积、投资规模和地区变量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有负向影响,法人代表学历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有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产业类型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加上转型期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异常艰难复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存量建设用地既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也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后者则含三类用地:乡村企业用地,集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农民宅基地。当前盘活存量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盘活已经划入城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例如,北京市近年来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办法,实施了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