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在“管理费用”中作为期间费用核算。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养老金会计是反映养老金资金运动并提供养老金筹集、运营及支付等信息的会计活动。研究养老金会计不能脱离养老金计划。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金计划存在着两种制度安排,一种是现收现付制,另一种是基金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交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制度安排,是现收现付制。雇员在工作期间把一部分劳动收入交给一个基金,退休以后,该基金再以投资所得的回报向他(她)兑现当初的养老金承诺,就是基金制。从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式来看,目前的做法是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社会统筹部分用于向退休老人支付维持其最…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老金与资本市场间互动关系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养老金管理结构及现状我国养老保险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以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补充的体系框架。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推行,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继续实行现收现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完全积累;企业年金由雇主自愿选择实行,采取个人账户积累模式;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选择参与。目前,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账管理业务由社保经办机构承担,企业年金由社保经办机构或行业的年金经办机构负责管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  相似文献   

4.
一是构建养老金会计准则体系。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处理目前并没有自成体系,其原因是养老金会计准则体系尚未形成。事实上,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中涉及企业缴纳的部分同时构成养老金的要素,虽然两者在组织、运作形式上不同,但仍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国可以参照美国或国际惯例,统一制定养老金准则对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进行共同规范或者单独制定一项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具体会计准则,使得养老金会计准则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1997年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从过去现收现付的企业养老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新旧制度的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制,而且停留在企业级的现收现支状态。1995年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同时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一体制基本符合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养老保险法制随着多种商业机制的注入,在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防止老年贫困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西班牙养老保险与欧盟的许多国家一样,在资金上实行现收现付制,但其养老金计发办法却很有特点,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化传统等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西班牙养老金计发办法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养老金会计准则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露 《财会通讯》2008,(5):70-7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由过去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变为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构成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然而我国在养老金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为适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理论,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5%左右,而非4%。  相似文献   

10.
一是构建养老金会计准则体系。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处理目前并没有自成体系,其原因是养老金会计准则体系尚未形成。事实上,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中涉及企业缴纳的部分同时构成养老金的要素,虽然两者在组织、运作形式上不同,但仍有  相似文献   

11.
西方各国对养老金的会计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已建市了与其养老保险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养老金会计体系。规定缴费制是企业根据各期提存的金额及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养老金支付额的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各期所承担的养老金义务一般就是该期应提存的金额,规定受益制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相似文献   

12.
刍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企业养老金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与此相适应,企业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养老金主要有两类: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对企业养老金会计规范采用的是设定提存计划,但可以预见,设定受益计划在我国未来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实践中将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入市的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养老金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呼唤多渠道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随即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早些时间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2004年11月颁布的《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企业年金进入证券市场作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试图以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分析为理论依据,并就企业年金入市的制度效应进行分析,揭示这些理论给与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养老金会计确认应改用权责发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养老金会计确认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现状,提出应将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这种转变顺应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需要,能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可解决养老金会计的不确定性问题,确保其提供更加完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现代政府会计改革,强化了对财政风险的披露,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应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需求。而目前以现收现付为基础的我国政府会计却存在着隐蔽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应推进旨在强化财政风险披露的我国现代政府会计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养老金会计确认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现状,提出应将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这种转变顺应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需要,能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可解决养老金会计的不确定性问题,确保其提供更加完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养老金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企业缴纳的养老基金应如何监管,养老金计划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财务健康的影响如何进行评估,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制定符合我国需要的养老金会计准则是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养老金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分析,显示出养老金会计的准则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8.
龚羡 《中外企业家》2013,(8Z):82-82
我国基础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造成个人账户空账,使得现有模式成了实际上的现收现付制度。笔者从养老金模式的筹集和给付模式出发,并通过比较认为名义账户制在应对当前问题上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养老金隐性债务(IPD)是指一个养老金计划向职工和退休人员提供养老保险待遇的承诺,即必须予以偿付的养老金权利的现值。中国在将传统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转变为基金积累制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合理有效地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将从制度转轨、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权益分配不合理以及体制原因这四方面阐述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成因,然后提出通过开源、节流、投资增值三类方式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基本养老金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基本养老金会计处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