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代理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加大了国库资金风险。有些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并没有按照国库业务的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而是以自身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缺乏国库规章制度的约束。同时,执行对账制度不到位,对账流于形式,无形中加大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2.
一、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现状 (一)代理国库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一定资金风险隐患。一是人员配备不足,不能适应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对加强代理国库业务的规范操作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重自身业务,轻代理业务”,经办人员多为兼职,且经常轮岗调换,业务管理得不到有效固化。二是代理国库业务未纳入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没有激励机制,而作为业务垂直领导与管理的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代理银行的人员调配、内部绩效考核无权干涉,  相似文献   

3.
一、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代理业务规范性较差,存在操作风险 按照省级预算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规定,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业务处理,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属于代理性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时,存在开户资料不全、无国库集中支付授权协议书、预算单位存在基本账户、无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开户情况汇总审批表、人民银行开户情况无备案、授权书上印鉴与印鉴卡上预留印鉴不符等问题,这种管理上的混乱,不仅直接影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处理的质量,而且极易导致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4.
国库资金风险表现形式 (一)制度风险。因制度操作性不强,造成国库资金风险。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规定》明确要求"办理国库收入支出业务的经办人员不得为同一人",但长期以来基层会计国库存在"分账不分家",合署办公,存在人员相互兼岗、业务相互代班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规定:"不设人民银行机构的地方,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委托当地专业银行办理,工作上受上级国库领导".多年来,商业银行在自身业务繁忙的情况下,代理国库业务核算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进一步规范代理支库业务操作,有效地监督代理支库的业务核算情况,笔者对广西代理支库的业务核算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现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目标.在改革初期,因客观条件限制选择了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这种模式使国库资金支付环节增加,国库资金风险隐患增多,给商业银行经营代理造成不利影响.《预算法》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保障国库资金安全央行责无旁贷.笔者根据沧州辖区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制度上规范和监管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体制制度上的原因,个别开发区国库存在业务处理不够规范、监督管理难以到位、代理国库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如何切实规范对全省各级开发区国库的管理,促进开发区国库机构严格落实国库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堵塞漏洞,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是摆在各级开发区政府、财税、国库及商业银行等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介绍了两当县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现状,分析了两当县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发展情况。研究了两当县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工作能动性不高,操作不规范,最后尝试性的提出了央行如何助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体制与财税体制已不适合当前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需要,对其全面深化改革刻不容缓,另外通过改革来调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积极性,可促使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中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还要不断优化国库监管方式,加强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进行专业指导与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国库业务监管队伍。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国库业务监管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工作人员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代理支库业务属国库业务的延伸,本文拟从调查我省当前商业银行代理支库业务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以及资金风险隐患入手,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代理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督管理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从控制风险目的出发,全面、持续地收集、监测和分析代理国库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代理行)业务风险信息,针对代理行在代理国库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监管计划,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一系列分类监管措施的过程。代理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国库经收业务、代理支库或乡镇国库业务、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及国债承销业务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实践证明,财政支出联网(即"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建设工作在提升国库信息服务水平、降低业务处理成本、降低国库资金风险和操作风险、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服务领域和业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作为试点单位,省级财政支出联网系统于2013年12月20日顺利上线运行,实现了财政支出业务处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国库业务处理水平,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和支付效率。财政支出联网系统建设不仅涉及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协调,而且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以下简称"代理银行")信息  相似文献   

13.
国库代理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代理机构设置不达标,内部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职责不落实等诸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责、权、利不匹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县支行会计国库业务风险点透析 业务办理启动环节风险防范的“疏点”。一是道德风险引发业务操作风险失范。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范风险的警惕性不高,内部的管理控制不到位。如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口令保密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审核不严、操作失误;管理层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不到位等。二是人力风险导致业务操作风险失控。大部分县支行只靠一人行使科技管理职能,休假或参加培训,往往造成科技维护空白。科技人员又兼任计算机安全员,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为一人,计算机安全管理无从谈起。加之,县支行会计国库业务系统的管理员基本没有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缺乏计算机及网络风险防范知识,无法想到或改变会计国库部门风险现状。如部分会计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或按要求更改ABS系统业务用机开机口令和应用系统口令;部分国库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或按要求更改服务器的口令等。  相似文献   

15.
一、国库风险控制的难点及原因 目前基层人行国库部门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风险,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到位或检查力度不够,而使人民银行及国库资财、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操作风险,是因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道德水准低下或不按规定办理业务,使人民银行及国库资财、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无论是管理风险,还是操作风险,其产生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内控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不落实.具体有五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甘南州代理支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代理支库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结合对近三年来代理支库国库日均业务量、公共预算收入、公共预算支出数据变动情况的量化数据分析,指出了人民银行代理支库实现了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国库业务制度化规范化、经收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业务办理规范化等效能,最后提出了建立独立有效的国库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内控检查制度、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风险控制管理措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代理行对代理国库业务重视不够。一是代理国库业务的商业银行人员少,客观上无法满足国库制度中对国库业务人员配置的要求。二是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且人员变动频繁,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库业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是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延伸和补充,如何规范商业银行代理国库行为,有效提高代理国库业务的水平,笔者认为需代理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人民银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经费支持,三者缺一不可,需多管齐下、多方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代理银行要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内部管理1.代理银行要认真落实代理协议的相关规定。代理国库业务关系到国库资金的安全,在日常的操作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国库业务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国库资金管理方式和国库核算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国库业务日趋复杂,商业银行代理支库业务合规失效的事件不断暴露,业务合规性风险不断显现,合规性风险成为当前代理支库的主要风险之一。为此探讨实施代理支库合规风险监管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对代理国库监管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理国库即人民银行按照机构分布情况委托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的行为。代理业务内容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办理国库经收处业务、代理支库业务、代理乡镇国库业务、集中支付业务、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及其他政府收支业务等。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逐渐成为国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现状已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监管,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