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出台以来,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加入了WTO、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对新型的不正当行为难以规制,再加上法律责任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有效抑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修改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中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中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危害较大。当前要抓紧修订、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这种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依赖于网络环境下而出现的经济活动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经济随着实践的推移涌现出许多区别于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新型表现形式,其原因与互联网独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存在重大关系。也正是基于此特殊性的原因,使得当前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网络经济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困扰,且该影响正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在当前形势下,要保障网络环境的稳定及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强对网络环境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暴露出来,有的表现还很突出.相比之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手段和法律责任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可操作性,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缺乏周密规范,造成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这种情况就使得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迫在眉睫.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现存的缺陷,从而提出整合该法的各项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业贿赂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回扣行为,其次是附赠行为和直接给付现金和实物行为等。商业贿赂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第一,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第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第三,害了一批国有企业;第四,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五,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第六,腐蚀了一批干部、职工。针对商业贿赂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其一,强化舆论宣传监督,增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其二,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其三,深入开展各行各业商业贿赂行为的专项治理工作;第四,争取各部门支持,实行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至十五条列举了该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等11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对反向假冒、比较广告、新型混淆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将这些行为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内加以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这对我国竞争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诚实信用为核心的一般条款,以致该法存在封闭性、滞后性的弊端,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的发展。为此,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势在必行。同时,在完善一般条款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该条款的适用条件、限制性条件.可以加强对竞争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中起着经济宪法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制措施,分析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制措施的缺陷,提出我国应当赋予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部门相关权利,使其在报经当地法院批准的条件下,可以查封、扣留与反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财物。  相似文献   

9.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竞争的动机是经济主体效益最大化。而受此动机驱使,违背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竞争利益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始终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为有效地规制市场竞争秩序,应尽快完善我国的竞争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生保险业务不断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随之出现,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学生保险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主体十分明确,实践中却出现监管越位的情况。正确看待保监会的监管主体地位,解决法律适用中的问题,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依法监管,对于促进学生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