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两个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具有动态可持续性,但“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不及“宽带中国”;(2)“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协同效应,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在“宽带中国”与“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大于“宽带中国”单一试点和“智慧城市”单一试点城市;(3)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财政投入是“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驱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4)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创新驱动作用在东部城市和普通城市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时空布局、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协同效应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3)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政府、智能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智能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各国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物联网、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云计算等都是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建设理论的特征和内涵,然后再对其关键技术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烨 《数字经济》2021,(7):36-41
随着"云、大、物、智、移、链"的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融合中,让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近日,朗新科技集团副董事长、朗新数据董事长、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明平在接受《数字经济》杂志采访时表示:朗新科技作为一家聚焦数字化的科技企业,持续参与数字城市与数字生活、能源数字化等领域的建设和运营,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无锡已经从传统智慧城市建设迈入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阶段 《数字经济》:当下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全民共识,作为数字经济的最大载体,"城市"被赋予了更多内涵,数字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朗新的数字城市战略有何独到之处?又有哪些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研究了我国城市智慧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战略意义,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信息化深入推进和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征与建设进展,并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自2008年正式提出至今,虽然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启动,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完整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13年1月审批确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有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何去何从?近日,《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 《经济》:随着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方向.在您看来,智慧城市的内涵是什么?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陈晨 《经济》2014,(11)
正2014年10月,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指导、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与经济学人集团承办、浙江中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办的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召开。《经济》杂志社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的主体单位,以及本次博览会的官方媒体,不仅在展区亮相,而且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据悉,本次展览规模约为2.5万平方米,登记观众  相似文献   

8.
湛泳  李珊 《财经研究》2022,48(1):4-18
在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经济社会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1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选用SBM-GML指数模型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测度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利用PSM-DID模型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激发区域创业活力,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和创业活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交互促进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在常住人口100万及以上规模城市、东中部地区以及具备人、财、物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更加显著。总之,智慧城市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融合能够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的研究为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和创业活力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分析视角和经验证据,也为探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甜 《经济》2014,(7):8-11
正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众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国家相关部门也积极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如何准确定位智慧城市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筹集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并降低投资风险?如何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8,(3):107-114
基于2005—2015年中国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相比非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可使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2~4个百分点;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集聚水平三个机制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高了0.33%、2.32%和0.81%;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人、财、物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高效、敏捷、低碳运转.本文在阐述“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对奎屯市发展“智慧城市”的意义和基础进行表述,并对奎屯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经济》2013,(5):38-39
目前,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怎样建设智慧城市?……面对诸多疑问,为了凝聚发展共识,打造未来城市,《经济》推出"智慧城市深度观察"系列报道,本期围绕4个问题展开,未来还将推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对其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颖  张健 《经济月刊》2013,(5):47-5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智慧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带来新机遇,大发展带来大改变。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相关部委官员频频亮相国际峰会、高层论坛,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紧随其后,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据统计,全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总数已超过300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大跃进”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驱动效应,采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一线城市的产业园区总产值、科研人员数量、政府科研投入和智慧城市发展相关指标,基于2000-2017年面板数据,应用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明显驱动效应,其中产业园总产值起到的作用最大;智慧城市的发展对政府科研投入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驱动效应,采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一线城市的产业园区总产值、科研人员数量、政府科研投入和智慧城市发展相关指标,基于2000-2017年面板数据,应用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JP〗明显驱动效应,其中产业园总产值起到的作用最大;智慧城市的发展对政府科研投入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颖  张健 《经济》2013,(5):47-50
三问:怎样建设智慧城市?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智慧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带来新机遇,大发展带来大改变。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相关部委官员频频亮相国际峰会、高层论坛,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紧  相似文献   

17.
张军红 《经济》2014,(3):29-31
正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于标准体系的诉求也愈发强烈。2012年年底,住建部率先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供了标准依据。一年多来,该体系的试行情况如何?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又取得了哪些进展?近日,《经济》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渐行渐近。现在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近两年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生态智慧的研究发展,指出本次有关城市 八景生态智慧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价值。界定了江汉平原的范 围,整理出该平原32个府州县清代方志八景的272景目清 单。以清代方志八景记载为依据,阐述了城市八景是集体智 慧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公共智慧淘选,并富含国家治理智慧 等丰富内涵。围绕城市八景格局的时空周正、法无定法、彰 显风土三方面,论述了其生态服务功能均好、高度的公共性 为全民接纳并推广普及,“内聚外控”格局体现了生态适 应,并成为地方风土象征等生态智慧内涵。提出城市八景是 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中国贡献, 是我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中生态大智慧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3,(7)
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都先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我国也有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山西省的太原市、长治市和朔州市平鲁区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