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戚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4.
彭仲生  罗筑华 《价值工程》2012,(12):198-19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大学生、学生家长、高等学校及社会共同的感受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则更是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探明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潜因,为今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打好前期基础,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社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付娇 《价值工程》2014,(35):271-272
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本文从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要实现的经济援助、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等4个方面的目标,提出了教育援助的内容与途径,搭建了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上上 《管理观察》2015,(22):137-138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给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7年扩招开始,越来越多的学子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这个鲜明的问题出现在了我国的各大高等院校,而且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经济困难是困扰大学生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业,又进一步又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造成一些贫困大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难。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试图找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办法,更好地培养贫困大学生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相似文献   

9.
经济贫困直接诱发心理贫困,心理贫困的负面性影响着双重贫困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预防和干预双重贫困就要经济资助与心理调适相结合,帮助贫困大学生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多角度扶贫帮困,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贫困预防机制;跟踪测量心理素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廖理淘 《科技与企业》2014,(16):314-314
大学生就业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许红芝 《价值工程》2010,29(23):169-170
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因素。通过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而可靠的帮助,从而提高贫困大业生的求职择业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刘原 《价值工程》2011,30(21):205-206
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已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心理技能的自主训练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文章构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技能自主训练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以期帮助广大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促进其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科学地评估大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贫困等级认定的工作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学生贫困等级进行认定,方法简单、可行而且较能科学地、真实地反映大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工作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心理贫困,这里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主要的心理反映是: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妒忌等心理。心理贫困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相当比例的贫困大学生,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需要来自国家、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由国家、学校、社会组织等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和心理等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建立、完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需要确立政府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支持功能,并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6.
贫困资助体系解决了很多高职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及成才。文章对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学业及开展贫困资助的现状等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贫困资助体系解决了很多高职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及成才。文章对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学业及开展贫困资助的现状等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供给的重要保证,通过规范化教育机制的落实,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基于此,文章以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结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的概率。此文在总结分析贫困大学生人格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两两比较矩阵分析评价法,对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求为高校及其他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贫困生是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就业难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