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吴颖 《时代经贸》2007,(1Z):71-72
案例:为了落实西部开发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1999年10月起,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该工程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退耕还林还草8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1.2亿亩。  相似文献   

2.
黄殿生 《经济月刊》2010,(11):112-112
近年来,承德县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累计造林面积已达68.3万亩,其中配套荒山造林38万亩。以退耕还林为依托,先后营造以刺槐、油松、杨树、落叶松等树种为主的生态林26.1万亩,带动发展以核桃、苹果、山杏、大枣、板栗、梨等为主的经济林42万亩,县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60.9%.  相似文献   

3.
禄丰县生态农业的突破口──林果基地建设(云南省禄丰县生态农业办公室651200)禄丰是国家50个生态农业建设县之一,根据《禄丰县1994──2000年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到1998年的五年内,计划总投资1.78亿元,完成宜林荒山造林20万亩...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将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完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任务26.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6.7万公顷,安排退牧还草任务1000万公顷;中吉乌铁路、青藏铁路延伸线被列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规划称将建设西电东送三大输电通道,并把甘肃列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09,(10):71-71
我国退耕还林十年超四亿亩1.24亿农民从中受益 我国退耕还林实施10年来,累计实施面积达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从中受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介绍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突出体现在“四个增加、四个减少”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承德县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累计造林面积已达68.3万亩,其中配套荒山造林38万亩.  相似文献   

7.
正万宁市兴隆侨乡国家森林公园、礼纪青皮林、兴隆热带花园……一个个绿色示范品牌,使万宁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在海南省2008-2010年度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专项建设项目检查中,万宁的项目建设综合排名为全省第一。沿海防护林建设方面,万宁已完成沿海基干林带造林2.1万亩,其中退塘还林1455亩,全市沿海宜林的海岸线92.7公里基干林带基本合拢,基干林带总面积达到24825亩。退耕还林方面,2002-2010年,万宁共计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的实施是推进我省工程造林的一次革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级退耕还林规划和计划是工程建设的指导陛文件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镇作业设计对于工程施工的直接指导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水土流失日趋加剧的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消灭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工作是六大重点工程之一,而荒山荒地多数都属干旱瘠土地。就如何提高干旱瘠薄土地的造林成活率,笔者在阿城境内,经多年在不同地域,不同地块试验和观测,初步探讨到较为行之有效的科学造林技术方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在农业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上仍有巨大的潜力。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急需维护和重建,大江大河治理工程浩大。有约10亿亩中低产田急需改造;有约5亿亩宜农荒地,20多亿亩的宜林荒山、荒坡,9亿多亩的宜牧草原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11.
胡金城 《经济论坛》1996,(20):25-26
农垦农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胡金城河北省农垦共有31个国有农牧场和1个农垦科研所;全系统现有29万人,其中职工13万人;土地总面积531万亩,其中耕地142万亩,草场140万亩,林地41.4万亩,宜垦、宜林荒地38万亩,养殖水面23万亩。到19...  相似文献   

12.
谈封山育林对恢复自然生态的影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宜林荒山荒地都采用人工造林的方法,营造人工纯林或人工混交林。用这种方法培育起来的林分,树种单一,抗病虫害及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并且成林内的下木和地被物很少,不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很难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不利于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效益。因此,1984年在宾西实验林场进行了封山育林的实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封育,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预测2001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到530万亩。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4.
王玲 《市场经济研究》2002,(3):39-39,44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21世纪初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三大沙漠包围,特别是南部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一直因扰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繁荣。目前中国政府制定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保护西北的生态,这也是西部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2002年,国家安排宁夏180万亩的退耕还林(草)任务,其中退耕还林80万亩,荒山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大丰市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百强县。近年来,大丰市把大力发展开放式林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变政府行为为市场行为,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营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吸引和调动各方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营林造林新格局,开创了全市林业大发展、大推进的良好局面。2001年10月,全市已营造绿色通道281km,栽植苗木297万株,退耕还林32680亩,合同订购苗木560万株,拍卖林地…  相似文献   

16.
《综合经济导刊》2001,(6):63-64
1999年8月张家界市永定区在省、市计委的支持下,被列为全国第三批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区。两年来,该区上下总动员,十万干群齐参战,在13个乡镇办事处打响了一场理整山河的保卫战。他们顶酷暑、冒严寒、斗沙岗、驯溪河、垒梯地、改能源,在两年时间内投工80余万个,移动土石方350万方,完成封山育林8万亩,人工造林52000亩,退耕还林2000亩,改造坡耕地13250亩,整修水毁河堤3545米,新修淤地坝13座,修建渠道1732米,建沼气池100口、省柴灶1000座,使7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王喜 《经济师》2002,(3):290-290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为了加快造林步伐,积极拓宽投资渠道,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实施了两个涉外项目,即: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中德合作山西北部风沙区生态造林项目,共引进资金2260万马克。其中技术合作项目于1984年实施,1997年圆满结束,引资1060万马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生态造林项目于1995年正式实施,引资1200万马克,实施五年,规划造林25万亩,截至目前完成23万亩。外援资金注入,对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乃至大同、朔州地区的林业发展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 万荣县位于晋南峨嵋台地,土厚水深,十年九旱,是典型的旱垣丘陵地带。去年以来,我们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基本绿化达标任务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把发展林业生产同商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调整思路,优化结构,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管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冬今春,全县累计植树970多万株,三荒造林7.5万亩,占宜林面积8.2万亩的91.5%,已实现林网面积56万亩,占宜林网面积的95.8%。林业年总收入  相似文献   

19.
动向     
《商周刊》2014,(6):14-15
山东要大造林三年抗雾霾 从2014年起,山东省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大造林行动,实施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工程,搞好省会周边绿色廊道、鲁冀交界大型林带建设。此外,山东省今年还纳入了全国林业碳汇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当今被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环境问题,我国也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治理,尤其是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荒山绿化、疏林和灌木林地的改造等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所以研究探讨荒山造林技术,对提高森林覆被率、恢复植被,遏制沙化扩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