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经历了漫长的讨论后.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定稿.医改方案应从增加有效医疗供给的方面采取措施.我们来看医改定稿方案在有效供给方面是否能实现医疗有效供给的增加.新医改方案将从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重点工作入手.全面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难得发展机遇 (一)国家医改机遇 200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历经3年的新医改方案浮出水面。这份耗时近3年、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的新医改路线图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明确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将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路线图规定,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家医改路线图的出台为滨海新区的医改奠定了理论基础,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体制和机制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未来医改的发展方向,也为滨海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责问题的主战场,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核心和重点,也是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主要路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新医改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卫生事业来说,2011年和2012年是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2011年,新医改走过第三个年头。2012年,新农合实施十周年。未来几年,医改将持续深入。三年医改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各项改革,中国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新一轮医改拉开序幕。陈竺说,3年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改革重点,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的新医改,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基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使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成为一种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从而保障了医改的顺利推进。要有效保障新医改中的公共利益,必须具有  相似文献   

6.
新医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标志着我国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改前后持续了六十年,有成功有失败.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的产生历史,指出医院本质属性是公益性.接着从理论视角为公益性提供强力支持.从西方医疗制度中,看当前世界医改潮流以及方向.最后结合新医改方案分析政府的定位以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9,(6):21-21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表示,新医改方案非常好,重要的是做好配套工作的落实。李宪法表示相比1997医改方案(《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新医改方案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对国民健康方面的责任。新的方案是一个突破,非常看好中国医疗事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陈俊钊 《特区经济》2014,(11):103-106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基于此,随着医改不断深化,随着农村管理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课题组以深化医科院校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考察新医改实施以来金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了解金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环境,分析当前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加快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姚嘉  姚懿 《北方经济》2010,(12):76-79
虽然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但是,作为为百姓谋求普惠性福祉的医疗改革,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本文首先对美国医改进行评述;进而比较中美两国医改的异同;最后指出美国医改值得中国新医改的借鉴之处.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基于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全,方面探讨了美国新医改及其值得中国新医改的借鏊之处.  相似文献   

10.
医改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旨在让大多数人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让群众真正看得起并治好病.因此,医改应从"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着手,根据国家规定及专家的研究,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不仅在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年初对新医改作如此评价。要完成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实现2020年宏伟目标,既有诸多有利机遇和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商讨。而"医改"作为直接与百姓生活挂钩的重大"民生工程",必然会受到众多注视,可谓是迎风站在"浪尖尖"上。所谓"医改",一个"改"字,必然会触动以往已经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网络系统。一个"改"字,必然对身处其中的各种"角色"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新医改,究竟给了谁"蛋糕",又动了谁的"奶酪"?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的新医改.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基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使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成为一种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从而保障了医改的顺利推进。要有效保障“新医改”中的公共利益.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准确把握好公共利益的边界和范围:在医改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市场实现效率.政府安排公平”来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医改即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国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09年3月17日向社会公布的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质改革的意见,来引导医院用药的标准以及完善医院的卫生制度。由于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部分,在新医改方案具体实行之后,对公立医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资产经营、服务形式和人事调动等,国家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也逐渐减少,造成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因此,现阶段公立医院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增加医院资金,维持医院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基于新医改方案,以此来分析公立医院如何进行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的下发,"医改"方案最终确定,我国医疗体系基本框架已确定.根据<意见>"医改"方案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增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可操作性.作为普通老百姓能从"医改"方案及目的中解读到哪些与平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15.
被认为"回归公益方向"的新医改方案于2008年10月14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方案涉及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药品供应以及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内容,勾勒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新框架.该方案的目标之一是用3年时间建立涵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基本医保制度,"人人"和"基本"成为其中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邱建英 《中国经贸》2012,(24):168-168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新医改提出国有医院要逐步回归公益性质,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加价等。面对新的医改形式,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适应国家的医改政策,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树立全成本概念,积极节能降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邱纪源 《中国经贸》2012,(16):214-214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新医改提出国有医院要逐步回归公益性质,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加价等。面对新的医改形式,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适应国家的医改政策,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树立全成本概念,积极节能降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下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麦肯锡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别承担设计的7套新医改方案提交卫生部医改协调小组讨论,以最终确定新医改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一阶段的医改由于按照企业改革的模式进行,虽然使一部分医院发展状大,但市场化的结果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加重了百姓医疗负担。因此,新医改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强调公益性,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苏广玲 《中国经贸》2010,(10):200-200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是新医改的目标。笔者以甘肃省三甲医院为例,探讨新医改下财政对医院济困病人补助的会计核算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