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河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旱之年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测算,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加5%左右。总的运行趋势呈以下特点:1种植业结构出现“一减二增”的态势。“一减”即夏粮作物播种面积3944.4万亩,比去年减少130.6万亩,预计总产1136万吨,同比下降6.9%。“二增”一是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夏收油料作物27.8万亩,比去年增加33.9%;春棉播种面积604.5万亩,比上年增加163.1万亩,增长37.6%。二是蔬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农作物仍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2畜牧…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夏粮播种面积4.4亿亩,比上年调减2500万亩。受播种面积调减、干旱、单产下降等因素影响,夏粮总产 1075亿公斤,比上年减产135亿公斤。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47亿亩,调减5000万亩左右,减幅较大的是小麦和玉米,优质早稻面积扩大到5300多万亩,粮食品种结构有所优化,但是粮食减产、粮食和蔬菜价格持续下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9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7.5元,比1998年同期增加 20.5元,同比增长2.1%,考虑价格因素在内,实际增长4.7%。而20…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06,(6):41-41
在农业中,八师石河子市始终坚持抓好棉花主业,是自治区、兵团棉花生产基地,其中,“银力”牌棉花享誉国内外,总产量占全疆九分之一,并建成了全国天然彩色棉花生产基地。 2005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66.59万亩,实现皮棉总产466万担,平均单产136.6公斤。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不断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精准、膜下滴灌技术及配套的高密度栽培技术和其它农业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以机采棉为主的棉花集约化生产也有了长足发展,完成机械采棉40.7万亩。  相似文献   

4.
榆阳区着力打造地方特色高产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杂粮和大漠蔬菜四大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4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23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15万亩,建立6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彭泽县上十岭垦殖场位于县城东南的低山丘陵区 ,属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1 95 8年春由 1 87名上山下乡干部创办的一个国有农垦企业 ,发展至今 ,人口有 35 0 0人 ,土地总面积 664 69亩 ,其中耕地 3785亩 ,人均约 1亩 ;林业用地面积 4 7837亩 ,森林覆盖率 74 %;水域面积 1 5 2 5亩。拥有畜牧场、化工酿酒、瓷土加工、农机、小电站、家俱厂 ,饲料加工等 8个企业和两个农业分场和一个林场。 1 998年完成社会总产值 3380万元 ,人均 965 7元 ;工农业总产值 30 0 0万元 ,人均 85 71元 ;每年出口创汇1 2 0~ 1 80万…  相似文献   

6.
发展创汇农业,不仅关系到河北省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建设外贸大省、建设经济强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环绕首都北京,东临渤海湾,西靠太行山,交通比较便利,信息也比较灵通。目前,全省人口为600O多万人;耕地面积1.3亿多亩;其中,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多亩,粮食总产2000多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00多万亩,总产2OO多万吨;其他农作物面积近700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信息》2009,(12):63-63
黑龙江省明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将稳定在2亿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将超过1.9亿亩,粮食总产有望再创新高。按照计划.黑龙江省明年将增加玉米、水稻、小麦播种面积,并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预计全省玉米面积发展到7500万亩,增加432万亩;水稻面积4100万亩,增加144万亩;小麦面积500万亩,增加27万亩;马铃薯面积500万亩,增加50万亩。  相似文献   

8.
1993年以来,肇东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松嫩平原立项开发的有利契机,利用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截止目前,肇东市农业综合开发范围已拓展到18个乡镇,103个村,共立项实施农业开发项目35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262万元,市乡匹配1432万元,银行贷款989万元,群众自筹4055万元,肇东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开垦宜农荒地3.3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2400亩,改良草原14.5万亩。  相似文献   

9.
广东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看是“四平、两高、一适度”。首先,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在部分地区遗受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继续增长,播种面积5139万亩,增19万亩,总产量1962万吨,增71万吨;水产品536万吨,增28.4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6700亿元,增22%;农业总产值平稳增长,可达增5%的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永恒乡地处勃利县的西北部,拥有16,0113亩耕地,2.7万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农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做好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乡党委依托优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兴乡富民的重要途径,有力地促进乡域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乡农业总收入9980万元,比上年增长6.8%。  相似文献   

11.
渐趋完成的人口转变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两大趋势的结合为缓解近代以来一直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人地关系紧张局面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中国劳均耕地(播种)面积有可能摆脱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通过对2006-2030年间中国人口转变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预测在2020年左右,中国劳均播种面积将大于11亩,而到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145亩。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兼业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下,这些条件已经可以确保在农业劳动力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获得相对高的农业收入的情况下,形成中国现代小农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2.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以改造中低产田和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搞好土地整理,实施“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经过五年努力,全省新增灌溉面积和“四田”面积350万亩,实现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耕地的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揭西县龙头企业发展现状揭西县地处南亚热带,光、热、水、物种资源丰富,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适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种养业。全县拥有山地127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下的山地面积55万亩,已开发种茶种果和高值经济林有33万亩,尚有20多万亩可供开发。这为发展“三高”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巨大潜力。目前已形成了粮食、特色水果(包括青榄、荔枝、龙眼、青梅、香蕉)、优质蔬菜、畜禽、优质水产品、林木产品(含茶叶)等六大支柱产业,形  相似文献   

14.
张建光 《发展研究》1996,(12):33-34
一、武夷山市旅游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武夷山市农业产业化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和传统的计划农业的基础上,经近十年,特别是“八五”期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取得显著的成效.特别是竹木、茶叶、特种养殖、花卉等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农业的雏型。据调查,全市有林地面积达271.6万亩,木材蓄积量965万立方米。“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累计造林41.28万亩,其中利用世行贷款等资金2918.5万元,新造工程林、丰产林、世  相似文献   

15.
<正> 面对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局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增产的主要出路。198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亩产492斤,大量农田已进入中产水平。其中,亩产超过千斤的已有3.2亿亩,约5000多万亩年亩产超过1500斤,少量已接近或达到吨粮(均按统计亩)。这个形势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低产变中产,更要将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一般认为,低产田增产潜力大,中高产田增产潜力小。实际分析结果,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6.
宁晋县是河北省产粮大县和国家小麦生产基地,年产粮食5亿多公斤,是国家名优特果品生产基地,果树面积25万亩。近年来,宁晋县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第二次飞跃”,大力发展“龙型”经济,走农业产业化之路。1997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相似文献   

17.
刘艳  金涛 《经济地理》1993,13(1):65-69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包括11个县、市,总面积3332.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5.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2.94%,总人口970.98万。1988年,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65.5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1.44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4.71%。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占全省23.92%、50.18%、21.06%。既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信息播报     
《经济改革》2013,(8):54-54
建设农业园区彰显区域特色——大荔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小记近年来,大荔县农业局把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着力打造西部设施农业第一县、全国冬枣第一县、全国肉鸭第一县,全力打响"现代农业看大荔"品牌。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38个,其中万亩以上园区5个,干亩以上园区9个,其中陕西冯村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县水果面积46.3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地处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36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30.4万人,占总人口的84%。全县有农耕地153万亩,其中水地4.9万亩、坝地3.6万亩、梯田51.7万亩、坡耕地92.8万亩。由于绝大多数耕地属于保墒条件差,耕作难度大的坡耕地,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成为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全县1519平方公里,人口43.7万人,耕地面积28万亩,山地面积150.1万亩,土地资源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广东省50个山区县之一。近年一,新兴县委、政府立足山区优势,利用山区资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发展特色经济。全县“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