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浅谈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研究旅游景区的危机,构建我国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景区公共安全事故,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危机类型,提出相应的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措施,指导旅游景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是旅游价值链的上游环节,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在旅游景区内部实现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横向整合的结果是在相对封闭的景区内形成了独特的商务生态系统。文章在旅游价值链研究基础上,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观点来分析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应用,给出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协调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黄山旅游景区的智慧黄山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从整体把握旅游景区各参与方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文旅游景区体验型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始终是一个难题。从分析人文旅游景区发展的环境入手,结合运城关帝庙景区的旅游产品现状,借鉴宋城和清明上河园两景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人文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必须深挖文化、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跟文化演艺的结合,走主题化、参与性、体验型相结合的路径,才能设计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产品。从而促进人文旅游景区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县经济     
《首都经济》2009,(9):58-59
第八届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开幕 8月2日,什刹海迎来它成为国家AAAA景区后的首次文化旅游节,也是第八届什刹海文化旅游节。本届旅游节打破了以“什刹海”为区域的活动范围,而是在整个西城区推出促进消费、推介旅游的系列活动。旅游节期间将发放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种类的面值总额约1300万元的消费代金券,总数达到55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3,(8):11-1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市、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全国共有49家旅游景区新晋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四川共有7家旅游景区上榜,分别是成都市新场古镇旅游景区,成都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旅游景区,遂宁市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内江市隆昌县石牌坊旅游区,雅安市上里古镇景区,巴中市通江王坪旅游景区,以及巴中市米仓山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6.
资讯     
冰雪超市:一票赏川渝八雪景近日,川渝8景区首次联姻开辟“川渝冰雪游超市”,以“雪舞冰纷,冰雪盛宴”为主题的冰雪游超市于1月20日至2 月25日正式与市民见面。如今的冬季旅游已经由原来的观光型发展为度假休闲型旅游,每逢冬季,不少市民都会选择外出旅游,为了做大冰雪旅游蛋糕,西岭雪山、仙女山、瓦屋山、金佛山、海螺沟、峨眉乐山、四姑娘山和亚布力等川渝8大景区共同推出了“雪舞冰纷,冰雪盛宴”的大型冬季旅游活动,开设了“川渝冰雪游超市”。这为游客更全面的选择冬季旅游线路提供了有利条件,游客可购买一张“8景区通票”,游遍上述景区,同时还可享受到行业联动所带来的优惠价格,以及旅行社、景区强强联合所构造的高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闫红霞 《特区经济》2007,219(4):191-192
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就旅游景区生态化建设的背景、规划、具体思路进行研究,期望引起旅游地的重视,促进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朱旭芳 《浙江经济》2013,(23):54-54
随着视觉消费和体验消费的不断发展,各地旅游景区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景区建设也日趋成熟。慈溪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延续历史,传承习俗,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建设将提升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带动景区附近产业链提升,但旅游行业投人大、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学界热谈的话题,主要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环境变革等方面来达到目的,旅游景区在新发展过程中也需做到高质量、新格局发展,方可有更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为他们服务。文章从五台山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五台山景区旅游发展困境、五台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三方面来进行论述,提出五台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概要供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单一的门票经济终将过去,免门票模式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国内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免门票背景下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体制改革、分类管理、扩大产业链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河北省A级景区为切入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河北省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基于空间分布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针对这些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如何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使河北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分形理论,对拉萨市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景区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景区系统分布过于集中,中心性强;城镇系统结构紧凑,集中性强;交通系统呈离心状;三大子系统耦合较好,但景区和城镇的集中性与交通的离心性仍存在显著矛盾。据此提出加快旅游城镇和特色乡镇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优先开发周边旅游景区,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加强旅游景区连接公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式妙  程志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70-275
以三亚蜈支洲岛为例,以携程网用户点评的好评和差评文本为数据来源,应用ROSTCM6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蜈支洲岛在景区活动、景区资源、景区的服务与管理、景区的设施与环境等4个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景区设施优化景区环境、合理定位景区旅游产品的价格、塑造多元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加快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等景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晓琪 《科技和产业》2021,21(6):299-304
旅游景区关注度是景区旅游影响力的反映.以台儿庄古城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和运用Python爬取的携程游记文本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及选取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测度景区网络关注的时间、内容及空间特征.结果发现:景区关注度"前兆效应"特征不明显但季节性特征显著,夏季是景区旅游旺季;游客对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印象最深,门票以及配套设施也是游客的兴趣点;网络关注度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态势,存在省际区域差异和空间聚集性.  相似文献   

15.
邓吉祥  刘晓 《科技和产业》2021,21(7):157-163
景点POI的空间布局对优化城市整体旅游布局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取2010年11月长沙市景点POI数据,采用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不同景点类型、不同距离尺度,探讨长沙市景点POI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长沙市景点POI呈区域发展不均衡、区域密度不均衡、区域景点POI类型不均衡等特点;各类型景点POI集聚程度存在公园>城市广场>其他>风景名胜>宗教文化景观的差异;不同尺度的各类型景点POI集聚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表现为距离衰减规律;影响全市旅游业收入的正向影响因子主要有人口、POI数量和公路里程,人均消费水平与全市旅游业收入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生态山岳的旅游健康发展程度对山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2018年西北地区的华山、麦积山和天山天池的旅游生态健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山岳景区旅游健康发展均处于健康状态;在资源健康方面,天山天池表现为非常健康,华山和麦积山处于健康等级;在环境健康方面,麦积山处于非常健康,华山和天山天池处于健康等级;在经济健康和旅游社会方面,三大景区均表现为健康。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武 《特区经济》2008,235(8):153-155
随着人们的观念由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在城市周边,逐渐形成的乡村旅游正为旅游的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黔东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既有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和原始生态的完美组合,又有古朴独特,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可根据已有精品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其众多民风民俗资源,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品牌精品,而村寨中人民也将由乡村旅游获得充满幸福与文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艾楚涵 《科技和产业》2022,22(9):271-278
如何设计能突出区域特色、带动边缘地区经济、整合周边资源的旅游路线是许多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普洱市旅游景点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文本聚类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利用VSM对文本表示,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格式;利用TF-IDF特征权重挖掘能代表景点特征的词汇;利用LDA对景点主题聚类,获得具有相同特征的景点信息;基于聚类结果,结合景点特色、距离及人文历史等因素,依托旅游核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的理念,设计4条特色旅游路线。结果表明,聚类的平均精确率达77%,可以为具有相同主题特征的景点设计路线。  相似文献   

19.
从新疆主要景区(点)的出游取向、到游率、美誉度、竞争态等角度分析,新疆旅游布局重点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疆在近期内旅游开发的重点仍需放在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古迹文化名胜区、喀纳斯风景名胜区、帕米尔高原风景线、楼兰古迹探险区和罗布泊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余夏 《科技和产业》2024,24(4):36-42
为分析四川省高等级景区的空间格局,以四川省的839处高等级景区(3A、4A和5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8工具,通过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从人文和自然两个角度,分析四川省高等级景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根据结果,四川省高等级景区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以成都市为核心的东部地区在景区数量和密度上都远超中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分布受交通、水文因素和城市发达程度影响较为明显,整体空间分布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