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仑谈到公司的失败时说:“实际上这就像一个失败的农村人跟一个城里人谈恋爱,失败了以后,两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城里人说,她要玩弄我的感情,他老说精神;农村人说他糟蹋了我的身子,她又说物质。。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我愿意把这个“一件事”理解为企业的管理/美国《财富》杂志早在1966年就提出:“在1900年几乎不被承认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明的中心活动。”  相似文献   

2.
冯仑所领导的万通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资本运营的民营企业之一。在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几番风雨后,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资本浪潮,冯仑戏言他已“惯看春风秋月”。结合万通多年的经验,冯仑道出了资本运营中的核心理念。他身体微微前倾,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说——  相似文献   

3.
冯仑转身     
陈述 《新财经》2011,(5):62-64
冯仑转身的背后,是万通的转型。从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的万通,需要更为年轻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冯仑能否将其"冯氏价值观"延续下去?4月14日,初春的北京却已经燠热难耐。在国贸大酒店举行的万通地产新品发布会上,万通的灵魂人物冯仑始终一语不发。熟悉冯仑的人都知道,每每有他参加的活动,被誉为"地产界思想家"的冯仑都会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野蛮"一番。沉默向来不是冯仑的风格。而今天,他之所以一改高调风格,  相似文献   

4.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22):60-60
小长山乡政府大楼一间堆满书籍的仓库里,梁延成坐在最里面的一个角落,为他的新书《小长山岛通俗民风》作最后修改。梁老先生说,王仁俊书记曾让他搬到好一点的办公室安心写作,可他不愿意。他说这里挺好,安静,有书,而且还可以背靠着个大暖气片。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记住冯仑是因为他的妙语连珠而不是其万通控股董事长的身份,对于冯仑来说,这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低俗味道浓厚的段子让世界记住了他,而万通带来的财富则让他有了发声的机会。
  赚钱、出书、搞众筹,冯仑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虽然外界对他的身份有着多重定位,但冯仑自己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个好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挣了钱才可以干别的事。  相似文献   

6.
《中国集体经济》2013,(11):68-68
冯仑在他的《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谈到,有一次,他们长江CEO班30几个同学到了香港,此行的安排之一是见李嘉诚。冯仑说,见李嘉诚之前他有几个预想:一是,他们到达约好的会见室后,肯定是先见到李嘉诚的空座椅,而不会一下就见到本人。  相似文献   

7.
曹世中 《新财经》2009,(9):23-23
写完上面的主文,我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迷惘:冯仑到底是个什么人?商人?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时尚玩家?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冯仑示人的脸谱太多,以至于有人戏说,无法对他的形象作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小长山乡政府大楼一间堆满书籍的仓库里,梁延成坐在最里面的一个角落,为他的新书《小长山岛通俗民风》作最后修改。梁老先生说,王仁俊书记曾让他搬到好一点的办公室安心写作,可他不愿意。他说这里挺好,安静,有书,而且还可以背靠着个大暖气片。今年68岁的梁延成,曾经在这里做了15年的老师,之后又在乡里做了15年的文化站站长,而后自己退休了,又回到这里搜集渔家文化。小长山乡注重海岛文化建设,梁延成便在此老骥伏枥,再壮青春。现在,由他搜集和编辑的《小长山岛歌谣》、《小长山岛谚  相似文献   

9.
马云、冯仑、俞敏洪、王石、李开复、潘石屹、张朝阳、李彦宏等明星企业家将颠覆性客串《我行我素》唐骏曾说过,他喜欢精彩的人生,他甚至不在乎结果,只要它足够精彩!没有人会质疑唐骏人生的精彩程  相似文献   

10.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绿色的谈到绿色经济,万通地产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冯仑表示,"绿色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未来的中国地产公司,一个积极的、负责任的、保持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可能不是绿色的"。冯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管别人的事,"使命、责任都是要管别人的事,就是没事找事,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当事,先人后己,利人然后利己。这样一件事,公司员工必须知道,所以员工每年有4天带薪公益时间等等,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制度安排。这样把两边的制  相似文献   

11.
哨井风 《浦东开发》2003,(11):52-53
张正宏是个很特别的企业家,他不喜欢人家叫他经理、老板,他不愿意做“赚钱”的生意,他还说自己不善于企业管理,但他的企业和产品在业界却是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12.
直至今日,很多身边的同事和亲友都不愿意相信,吴革新已经离大家而去了。他的妻子说,他的手机一直都是开着的,睡得再沉,手机响三下,一定会醒。他的朋友说,他豁达包容,知足常乐,是公私分明的好兄弟。他的同事说,他是队里的神探,只要他出马,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然而,吴革新生命的时刻却定格  相似文献   

13.
4月26日,在王石、冯仑等40余位董事长参加的“中城联盟”董事长联席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对于近期出现的新名词“房奴”,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表示:“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他说,买房肯定要量力而行,如果不理性消费,买不起房的去买房,买不起大的去买大的.最后日子难过.那是活该。“你让大学才毕业的年轻人就去买房,这无异于让幼儿园的小男孩找媳妇”。  相似文献   

14.
黄微 《沪港经济》2012,(3):21-25
科学家与创新“我在宝洁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创新融入宝洁的一切活动。”宝洁公司前董事长兼CEO雷富礼在他的新书《游戏颠覆者》中这样写道。他认为,大企业在规模、管理能力、赖以冒险的资源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这些优势都可以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西南财经大学王利华 ,李毅分析了目前假文凭市场存在的原因并从假文凭者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1、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假设劳动市场上存在两类求职者 :一类具有高生产率 ,另一类具有较低的生产率 ,两类求职者混同在一起 ,企业无法区分 ,但求职者清楚自己的生产率。也即是说对于求职者的生产率 ,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同时还假设企业愿意录用高生产率的求职者 ,并愿意为他提供较优厚的报酬 ,另外在理性人假设下 ,两类求职者都愿意争取尽可能高的报酬———在这些假设下劳动市场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  相似文献   

16.
在日前结束的“中外企业集团国际年会”上,经济学家樊纲在演讲中谈及中国产业整合、重组的难度时指出,第一代民企始终难以摆脱“互相挺着”的尴尬局面。樊纲说,第一代民企老板,企业对他来讲不仅是一个资产,而且是一番事业,是他的全部生活,因此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事业,把一部分的管理交出去,把一部分的权利交出去。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考虑问题,并不是从所有者的角度,往往是从管理者的、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更不愿意失去的是自己创造的家业:不是财产,而是事业。樊纲指出,大家都互相挺者,不能实现兼并重组,所以,人们看到了这些年这么激烈…  相似文献   

17.
书架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冯仑是中国地产界“教父”式的人物,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化自己的团队,感染整个产业。每年,万通都有自己的“反省日”.许多年.万通为中国地产贡献了数位精英……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如何描述政企关系?有人将其比作夫妻——"离不开,靠不住";有人将其比附茶碟与茶杯——团结协作,但分工不同。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则拿喝酒来比喻,发表了关于政府、企业以及市场关系的看法,他说:企业家就是爱喝酒的人,市场就如酒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酒,政府则像酒店经理,要提供什么样的酒,能喝到什么程度,政府在这当中起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从去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写完上面的主文,我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迷惘:冯仑到底是个什么人?商人?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时尚玩家?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冯仑示人的脸谱太多,以至于有人戏说,无法对他的形象作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