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9年12月27日,被称为"小乙烯"兰州石化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实现中交。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拆除原有6台2万吨/年毫秒炉,新建3台4万吨/年裂解炉,对部分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更换。该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兰州石化乙烯产能恢复至70万吨/年规模,增强化工生产实力;还实现"小乙烯"原料的进一步轻质化、蒸汽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新建装置集中投运.2008年,我国对二甲苯(PX)生产实现了大踏步跨越.5月份,扬子石化芳烃厂PX装置扩能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企业新增产能7万吨/年,其后续配套项目还计划新增产能12万吨/年;大连福佳大化新建70万吨/年装置于11月试车;12月,金陵石化新建60万吨/年装置投产;福建炼化70万吨/年于12月开始投料试车;中海油惠州炼化84万吨/年PX装置因故两次宣布延期至2009年4月投产.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新浦化学、南山集团即将新投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引起市场关注,东华能源、福建美德石化等PDH项目进展也如火如荼。继煤化工在我国聚烯烃市场迅速扩张之后,以烷烃为主的轻烃能源也在我国烯烃市场逐步渗透,我国聚烯烃正在向原料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目前国内聚烯烃装置扩能仍未止步,延安能化、中海油壳牌、烟台万华、南山集团、浙江石化、盛虹一体化、东华能源、茂湛一体化、恒力石化、古雷石化等大乙烯项目、PDH及煤制烯烃等项目将在2020~2025年集中投  相似文献   

4.
新闻     
以“市场与展望、技术与产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杭州化纤论坛日前在浙江杭州结束。会上专家们指出,预计2004年化纤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体仍将保持8%~10%的增长速度。从PTA供求形势来看,据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国共有PTA生产企业11家,总产能达到437.5万吨/年,比2002年底产能增加108万吨,增长率32.78%;在建产能主要包括三鑫化工、恒盛和扬子石化三条生产线,产能共计151万吨。2004年没有新线投产,预计到2005年产能将达到744.5万吨。2003年MEG没有新产能增加,虽然PTA新增产能108万吨,产量比上年增加150万吨,但仍不能满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泉州市发改委公示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评。根据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到2030年,炼油规模将达到6200万吨/年,乙烯规模将达到663万吨/年,芳烃规模达到700万吨/年,在炼油规模上属国内之最。随着民营企业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陆续投产,盛虹炼化、旭阳石化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建,国内本已过剩的炼油产能还在增长,石化行  相似文献   

6.
正据媒体报道,备受关注的炼油年产能达6000万吨的山东烟台裕龙岛大型石化项目近期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目前已经有玉皇盛世、滨阳燃化、中海精细、金石集团、海科化工、富宇石化、永鑫化工、恒源石化等10家山东地炼企业将通过产能置换,拆除现有炼化装置,将产能指标整合进入裕龙岛项目。山东省在我国炼油行业有突出地位,拥有全国70%的地方炼油企业,一次炼油产能达2.1亿吨/年,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28%。在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则暗藏诸多问题。山东炼油能力全国首屈一指,但地炼企业数量众多,炼油装置规模较小,不少装置技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我国PVC行业处于规模扩张期。2013年的总产能达到历史最高峰2476万吨。此后由于国内经济下滑,部分企业进入亏损状态,PVC产能出现连续负增长。2016年总产能为2326万吨,较2013年累计下降150万吨。但是此后随着行业利润的增多,原停产或延迟投产的装置加快了建设和投产进程,PVC产能又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图腾     
大庆石化总厂(公司)是以大庆油田原油、轻烃和油田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生产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1962年4月建厂。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自己组织投产的炼油装置;70年代,发展了化肥、化纤生产,建成了国内第一套丙烯腈、腈纶丝工业试验装置,从国外引进了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80年代,建成投产了30万吨/年乙烯工程;90年代,相继进行了乙烯三期工程建设和乙烯35万吨/年改造。大庆石化已形成具有油、化、纤、肥四大产品系列,兼有科研、设  相似文献   

9.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丁腈橡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0万吨,届时世界总产能将达75万吨/年,供需基本平衡。我国丁腈橡胶产能约6万吨/年,供应缺口较大,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七成左右,随着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新建5万吨/年装置的投产以及申华化学工公司计划的3万吨/年、蓝星石化天津公司计划4万吨/年装置的实施,预计到2012年,我国产能将达到约18万吨/年,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世界环氧树脂产能增长迅速,2013年全球环氧树脂产能已超过400万吨/年,发达国家环氧树脂产品品种、质量及其应用都已进入成熟阶段,新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特种环氧树脂产品,生产向着“规模化、高纯化、精细化、专业化、系列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总产能为205万吨/年,消费量达到117万吨。但行业整体呈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局面。未来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国内自给率将逐步上升,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仍然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全球丙烯消费量高达9000万吨,中国丙烯当量消费2250万吨以上,产量1380万吨。按目前我国规划中丙烯的产能,原料丙烷需求量未来3年将激增。现有的供应工艺条件下丙烯增产潜力有限,传统工艺增产丙烯所面临的瓶颈也逐渐凸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丙烷脱氢(PDH)作为丙烯增产的新技术之一,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潜力之大倍受瞩目。我国在建或规划中的PDH装置1000万吨左右,面临着技术、原料等问题的困扰。因此,从工艺到原料,再到下游项目的配置均应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4年底,我国丙烯酸总产能达到266.8万吨/年,消费量为188.5万吨,产能逐年扩张,已现过剩态势。未来仍有新建项目上马,预计2019年,我国丙烯酸产能将达到336.8万吨/年,消费量将增长到230万吨。近年来,丙烯酸下游产品SAP(高吸水性树脂)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14年末总产能达到82.8万吨/年,如果新建项目能按期投产,预计2019年,我国SAP产能将达到  相似文献   

13.
《玩具世界》2008,(12):56-56
近日,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有关人士表示,伊朗正在强化其作为全球聚烯烃净出口国的地位。2009年伊朗的聚乙烯(PE)产能有望在2008年基础之上大幅增长37%,同时伊朗国内PE需求量也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升至95万吨。这位人士透露,2009年伊朗一些延期的石化项目将陆续投产,新增PE产能将超过100万吨/年,届时伊朗的PE产能将达到370万吨/年。不过2009年伊朗没有新增PP产能投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苯胺项目已呈现大型化、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态势,2012年国内苯胺的总生产能力达296.5万吨/年。虽然产能已经过剩,但未来几年仍有不少新建或扩建苯胺生产装置投产,且大多与下游装置配套,预计2015年我国苯胺产能将达约430万吨/年。近年,苯胺的表观消费量也在稳步增长,2012年达到171.9万吨,但鉴于未来苯胺下游需求增长有限,需求增速将远低于产能增速,到2015年苯胺需求量约为210万吨。产能的大量扩张将进一步加剧国内苯胺市场的竞争。配套建设规模化产业链相关装置,重视苯胺下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是我国苯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大庆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成为我国最早的乙烯生产企业之一。那时的大庆,乙烯与石油同样辉煌,其生产能力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产能占全国的近1/3,每年可向国家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塑料、腈纶等石化产品56万吨,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为148.5万吨/年,但表观消费量超过200万吨,企业纷纷上马新建或扩建装置,当年新增产能52万吨/年。我国丁辛醇产业已步入高速扩张时期,多套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2011~2012年总产能将增加109万吨/年,达到250万吨/年,国内产品自给率将显著提升,新装置的投产将打破丁辛醇市场卖方强势的局面。随着丁辛醇行业投资增加,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供需格局将趋向平衡。大批丁辛醇装置的投产,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规模偏小、能耗物耗高的落后技术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7.
卢利 《中国石化》2023,(8):55-56
<正>6月30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核心项目—300万吨/年世界首套RTC工艺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一次安全环保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为打造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内炼油企业应对产能过剩、探索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出了一条发展路径。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85.86亿元,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为龙头,将重质原料油深度高效转化为乙烯、丙烯及BTX芳烃,并进一步生产苯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18.
正6月8日,大连市发布2021石化产业链布局方向:到2030年,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炼油总能力将达到4000万吨级、芳烃(PX)1000万吨级、乙烯1000万吨级,成品油收率低于33%,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比重达30%。可以看出,以绿色、低碳、高端、可持续和安全发展为特征的先进产能将成为未来我国炼油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我国炼油产能严重过剩,亟待淘汰落后产能。2020年,我国有效炼油产能达9.4亿吨/年,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4885万吨/年,同比下降0.4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产能大国,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已增加至36家。虽产能总量下降,但通过落后产能淘汰、整合,2023年,国内一次装置平均炼油规模达641万吨/年,与世界平均水平770万吨/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于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延长产业链成为炼化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此,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不断规划及陆续建成。目前已规划的有裕龙石化、古雷石化、北方华锦、天津南港、岳阳等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一体化炼厂总数将扩充至33家。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在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的提振下,全球石化行业逐渐走出低迷,石化产品价格连续攀升。世界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3116万吨,比上年增长3.5%(438.8万吨),其中中东地区净增440.3万吨,是世界乙烯产能增加最多、最快的地区。世界石化市场需求增长缓慢,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全年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仍在低谷徘徊。经济衰退和竞争日益激烈使欧美石化厂商处境艰难,不断削减其生产能力,但与此同时,中东和亚洲的新项目相继投产。2009年中国乙烯当量消费大幅增长26.1%;合成树脂消费反弹,进口量大幅增加;合成纤维及原料供应和需扣决速反弹,合成纤维原料进口继续增长;合成橡胶市场受汽车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拉动,需求和进口大幅增加;石化产品价格大多震荡上涨,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但年平均价格低于2008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继续回暖,全球石化市场需求将继续回升;但未来三年,全球石化产能将面临过剩危机,迫使石化产业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上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