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服务,产学研结合必然要与地方经济特点相适应。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宁海县迫切需要推进生产发展模式的转型,使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构筑产学研新机制新体系,形成了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日前,我们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种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合作共创的"亦厂亦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着90多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管理促校、服务兴校”的办学思想,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至今,已有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重点专业;1项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近日在宁海产学研基地召开。宁海县政府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联合申报“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特别邀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会长丁玉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主任张德祥教授一行未到宁海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着90多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管理促校、服务兴校"的办学思想,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至今,已有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重点专业;1项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我校始终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2006,(10):F0003-F0003
从1914年办学伊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几代人用智慧与勤劳谱写了今天的华美乐章,用自信与创新争创一流高职院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现代商帮人才,向人们展现了令人瞩目的人才培养五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产学合作模式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其模式主要包括“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引厂入校等模式,本文结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及兄弟院校的产学合作实践.提出几种产学合作模式,并对各种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宁波帮精神“孕育了中国近代闻名的宁波商帮。未来的竞争与发展不仅需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还要深化和提升其内涵,培养具有“宁波帮精神“的新时代商业人才。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此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6,(4):54-54
5月20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建院5周年暨办学90年”校庆大喜,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首届县立甲种商业学校”。1960年7月定名为“宁波商业学校”,1999年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5月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理工、财经、文科类并重的省属高校.近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目前为止.学院已设有10个系(院).3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8000余人.现学院正向全省先进、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李迎春  张文和  陈金平  赵宏林 《发展》2012,(11):124-12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根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就业管理和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全员参与"就业体制的成效逐步显现,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耦合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曹丽娟 《改革与开放》2012,(20):136-137
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已经逐步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模式。文章围绕对大中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几点问题的思考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大中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现状;第二部分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代金平  张东 《重庆与世界》2013,(10):18-20,28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工作中心,而需求满足和主体满意是当前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高校纷纷探索和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模式,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充分激发社会多主体的需求机制,让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把握人才培养"需求—满足"结构和多元主体"多层次满意"要素特征,构建以搭建董事会平台、需求层次排序、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质量评估等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上海等地100家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调查,发现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都是企业合作创新的常用模式,那么这两种模式的合作创新绩效是否存在的差异呢?根据中小电子信息企业合作创新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种模式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发现两者的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两种模式的各绩效指标的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的学习能力的贡献最大,而企业间合作对于产品开发效果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邓凯  蒋云松 《科技和产业》2008,8(2):83-85,93
如何调动行业协会、学校和研发单位三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上精心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如何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理顺各种关系并有效运作,实现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互补,确定长远培养目标,形成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良好局面,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入和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组建方式、高校合作对象、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模式等角度分析了美国典型的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科技工业园,并分析企业孵化器模式以及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在英国的典型模式中,分析了沃里克大学如何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创收"的发展战略;在日本的典型模式中,分析了政府主导色彩严重的共同研究模式和委托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其特点,总结不同模式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讲,产学研结合是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教育要面向企业,社会的需求,学校通过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思想指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6月19日上午,陕西正大技术学院和陕西继续教育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榆林隆重举行。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新哲、副秘书长郝耀成、陕西继续教育大学网教中心主任朱保马等有关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陕西继续教育大学是陕两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基地,而陕西正大技术学院在榆林职业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两校强强联手合作办学的签约,给榆林职教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促进了榆林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好事。  相似文献   

17.
王雪艳  薛美芳 《中国经贸》2014,(17):134-135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合作模式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合作模式选择不当,则会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增加合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本文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合作主体进行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并为进一步解决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不当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治力 《特区经济》2015,(2):159-160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推广力度,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中最主要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降低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本文先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述,然后对其实践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策略,希望能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施勇 《中国科技产业》2012,(9):22-27,82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从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到201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的十年间,无锡太湖学院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桃李芬芳铸就辉煌。无锡太湖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日益提升,社会赞誉与日俱增。学院荣获"全国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校办学实力,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提出探索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办学路径,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开展以校企横向课题为载体的合作路径,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的协同创新等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开展产学研深度全过程合作模式、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产学研合作运行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